一汽奥迪A5L携四款车型登场,以“全域智混版quattro”打头阵,喊出“油电同智”的口号。 这款基于奥迪全新PPC平台打造的豪华B级车,轴距较海外版暴增77mm,对标欧洲C级标准,却卡在B级市场里“降维打击”。
它顶着“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名号,全身塞进2颗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号称城市高速全场景通吃。 当所有人以为燃油车只能躺平认输时,奥迪却把油门和电门一起踩到底!
一、德系血统的“中国式加长”
奥迪全球设计总监Jakob Hirzel亲自操刀,却为中国市场让了步:经典Sportback溜背线条保留,轴距拉到2969mm,车长突破4908mm,后排膝部空间直奔98mm,比标轴奔驰C级还多一拳。 争议也随之而来,一汽版取消无框车门和掀背尾门,被批“向家用妥协”;而上汽版虽保留轿跑元素,2922mm轴距下后排头部只剩三指空间。
隐秘的较量藏在细节里:引擎盖上两道“勺型”切口,灵感源自猎豹泪腺,实际作用却是分散强光反射,提升驾驶安全;七种车身色中包含青城绿、丹霞棕两款中国专属漆面,阳光下流光溢彩,选装矩阵大灯需加价2.3万,维修单侧灯组费用超1.8万,23%用户直呼“溢价过高”。
二、燃油车装上“电车大脑”
当激光雷达爬上燃油车前杠,传统豪门的反击开始了!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带着400TOPS算力入场,宣称支持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实测暴露硬伤:燃油动力供电受限,极端工况下系统会强行降级至L2。
座舱内三块大屏堆出科技感:11.9英寸仪表盘+14.5英寸中控倾斜屏+10.9英寸副驾娱乐屏,副驾可独立连接蓝牙刷剧。 然而强光下触控延迟0.3秒、反光干扰等问题,让部分用户吐槽“花哨大于实用”。
最接地气的本土化藏在系统里:语音助手支持方言连续对话,高德地图+微信车载版秒开,能识别加塞车辆和非机动车预警。
三、轴距加长,座椅却更“刁钻”
为了2969mm轴距,工程师把“偷空间”玩到极致:后排地台隆起170mm,中间座位等效坐垫长度仅320mm,被调侃为“宠物专座”。 中国特供的“云感座椅”扳回一城,靠背至大腿17个支撑点,基于10万份国人形体数据开发,28°倾角比欧版更缓,长途乘坐腰背压力降低40%。
车顶藏着更激进的选择:保时捷同款9分区智能天幕,102颗LED灯珠模拟星空,三重镀银玻璃隔绝99.9%紫外线,实测暴晒下车内温度比Model 3低6℃。 可惜无框车门导致120km/h巡航时车内噪声达64分贝,比A4L高出4.2分贝,静谧性牺牲明显。
四、动力博弈:第五代EA888的“分裂人格”
发动机舱里躺着奥迪的“争议王牌”:第五代EA888 2.0T,用上保时捷VTG可变截面涡轮,低扭提升17%,48V轻混把启停震动压到0.6G以内。 性能党怒了,高功率版最大功率从195kW降至180kW,海外媒体实测零百加速比上代慢0.4秒。
全域智混版成了“端水大师”:HDI双电机+quattro四驱,纯电模式应对拥堵,扭矩分配算法专治雨雪打滑。 城市拥堵路段变速箱2-3挡切换仍有顿挫,车主论坛抱怨“像被人轻踹一脚”。 四款车型分裂需求:运动版Plus配245mm宽胎+红色卡钳,极限过弯侧倾角比领航版小5.3°;而领航版侧重舒适,NVH优化让后排老板安心补觉。
五、潜艇级钢骨+OLED“会说话的尾灯”
车身用上热成型钢+铝合金组合,承重强度达6.04倍车重,相当于车顶压三台汉兰达不变形。 9安全气囊布局覆盖中央气囊,40%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零弯折。
最科幻的是行业首发光域美学OLED尾灯:内置温控系统,-30℃严寒不衰减;通过Car-to-X车联网,主动向后车发送碰撞预警。 实测显示,暴雨天气后车制动距离缩短2.1米。 激光雷达埋在前杠两侧的代价惨重:低速碰撞维修费超8000元,保险公司直言“修车比修电车还贵”。
六、35.8万起售,是自信还是傲慢?
预售首周订单破8000台,华为ADS加持下自动泊车成功率达97%。 经销商调研泼了冷水:60%潜客认为35.8万起售价偏高,较现款A4L溢价18%,“除非优惠5万才考虑”。 凶险的围剿即将到来,宝马新3系换代搭载L3级智驾,蔚来ET5终端价杀入35万区间。
这场豪赌背后是奥迪的“油电共进”野心: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双线并行,A5L既要吃透燃油车基本盘,又要用智能化抢电车用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