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吸引全球车企,特斯拉“上海速度”引发本土创新反思

上海车展那股子摩肩接踵的劲儿,隔着手机屏幕都扑面而来。一溜儿的锃光瓦亮的新车,还有那些个云里雾里的黑科技,简直要把人看花了眼。不过,这熙熙攘攘的表象之下,总有些关节儿更值得咂摸。就拿特斯拉在上海那嘎达的工厂来说吧,一年下来,交付了九十多万台,占了全球份额的一半还多,这数字一摆出来,震慑力够呛吧?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绕不开:为啥偏偏是上海?

当我们下意识地把这归功于“政策给力”、“营商环境巴适”时,是不是忽略了那股更深层次的“申城脉动”?这股脉动,可不仅仅是盖厂房的速度,更是拍板的速度,应变的速度,还有接纳新玩意的速度。这几样,搁别处,还真不一定能拷贝粘贴。

上海车展吸引全球车企,特斯拉“上海速度”引发本土创新反思-有驾

当然,有人会嘀咕,特斯拉毕竟是外来的和尚,那上海本地的车企呢?瞅瞅,上汽跟华为撘伙搞了个“SAIC尚界”,智己也鼓捣出了个啥“线控数字底盘技术”,听着就玄乎。可说实话,跟特斯拉一比,总感觉还差那么点意思。这症结,恐怕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儿了。

这就像咱小时候攒乐高,你得攒齐了各种各样的零件,才能拼出一个结构复杂的模型。汽车产业也是一个道理,它需要一条龙的产业链,从研发到量产,再到销售和售后,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上海的优势就在于,它已经织就了这么一张网。特斯拉来了,能找到对得上号的供货商;上汽想搞点新意思,也能找到合拍的伙伴。

上海车展吸引全球车企,特斯拉“上海速度”引发本土创新反思-有驾

但这张网也可能变成一道藩篱。当资源一股脑儿地往一个地方涌,会不会让其他地方慢半拍?当大伙儿都盯着新能源这块肥肉,会不会把其他的可能性给晾在一边?这些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跟咱们通常的认知不太一样,实情是,车企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拼技术、拼产品,更是城市跟城市之间的掰手腕,是区域跟区域之间的竞逐。上海能坐上汽车产业的头把交椅,靠的不仅仅是撞大运,更是硬实力。但这份实力,也得时不时地刷新一下,才能屹立不倒。

上海车展吸引全球车企,特斯拉“上海速度”引发本土创新反思-有驾

说穿了,上海车展就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它既照见了咱们国家汽车工业的进步,也照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野心。但要守住这份野心,光靠招商引资还不够,还得激活本土企业的创新基因,打破路径依赖,才能真正执全球汽车产业之牛耳。

末了,再绕回到开头,特斯拉的“上海速度”固然让人啧啧称奇,但更要紧的是,咱能不能把这种速度变成一种常态,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能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这才是更令人翘首以盼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