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期叠加 生态对决 中国车企即将重塑世界格局
风暴正在积聚。广州。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掷地有声。他预言——十年后,全球前十大车企中,至少有三到五家来自中国。这不是猜测。这是基于浪潮之巅的洞察。
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冯兴亚称之为“四期叠加”。产业深度转型。技术快速迭代。管理流程重构。竞争格局调整。四个变革周期同时碾压而来。生存?远远不够。必须赢得一场全新的“生态对决”。
未来的竞争维度已彻底重构。硬件参数之争结束了。焦点转向“场景化智能体验”。十年后的汽车。将是一个懂你的智能移动空间。企业也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勇士。必须与顶尖科技、能源公司深度绑定。这是存活的前提。价值来源彻底转变。从一次性的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一场彻底的革命。
凭什么是中国?冯兴亚的答案清晰冷静。未来产业的方向是新能源化、低碳化。中国已走在前面。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中国至少已处于全球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智能化的追求是全球最高、最兴奋的。这片土壤孕育颠覆。
看看数据吧。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预计达到63%。每两辆电动车就有一辆产自中国。从电池、电机到智能座舱。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宁德时代、比亚迪掌控全球60%以上动力电池产能。这是坚实的基座。
但国内市场已是红海。2024年。超过百款新车上市。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款新车。比亚迪将插混轿车价格打到8万元以内。引发50余款车型集体降价。惨烈。却也是淬炼竞争力的熔炉。
出海。从选择题变成了必答题。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路径正在升维。从“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广汽的目标很具体。2027年进入全球100个市场。挑战年出口50万辆。他们已在全球建成5个KD散件组装工厂。明年计划扩展到10个。这是从“贸易出海”到“品牌+生态出海”的跃迁。
路径很清晰。向海外大型市场要增量。向属地化生产要根基。向新能源汽车要未来。需要“种田者”的耐心。更需要“织网者”的智慧。
冯兴亚为广汽制定的进攻策略极具代表性。以核心技术自研为“矛”。以卓越制造与品控为“盾”。以开放合作为“引擎”。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只靠整车集成能力。没有关键核心技术积累。进攻就不够彻底。但同时。他并不执着于完全自研。认为自动驾驶等技术当第三方采购更经济时。就应拥抱开放。这是一种务实的智慧。
用户体验是终极战场。冯兴亚指出了关键平衡。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更看重功能价值。新兴用户则追求情绪价值。企业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广汽正聚焦用户需求、产品价值、服务体验“三大战役”。目的是打造高价值感的产品。和触动用户情绪的价值体验。
未来已来。全球汽车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军团集体冲锋。冯兴亚的预言。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产业趋势的冷静判断。风暴已起。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