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量仅1辆的BJ80,竟然催生了北京越野最大胆的概念车?
2024年8月,北京越野BJ80在全国只卖出一台车,这个近乎归零的市场表现,没有让品牌退缩,反而激出了一款从头到脚武装到牙齿的“战术方盒子”,BJ81概念车。
它不像大多数车企选择向电动化妥协,反而彻底拥抱硬核军事风格,给越野车配上了车载无人机和1.3米涉水喉。
这种逆势而动的操作,让人不禁好奇:在越野车纷纷城市化、电动化的今天,北京越野为何敢推出如此“极端”的产品?
10月初亮相的BJ81概念车,有个响亮的代号“陆地大驱”。 这款车基于已有近十年历史的BJ80平台打造,设计语言彻底颠覆。
前脸的五孔格栅被金属护网包裹,保险杠直接升级为带绞盘的重型金属护杠,机盖上方甚至增加了置物平台。
圆形大灯延续了BJ80的经典造型,灯组外围加装了防护栏,仿佛随时准备应对野外碰撞。
车身侧面,最吸睛的是那道从翼子板竖起的可折叠式涉水喉。 这根高达1.3米的管道,让车辆涉水深度远超普通越野车。
车门被钢管护甲覆盖,轮眉换装为钢板材质,并且巧妙地将踏板功能融入轮眉设计。 车顶的载物平台与轮眉踏板形成联动系统,踩着轮眉就能轻松取放车顶物资。
车尾部分,排气管的布局堪称大胆,从后杠右侧垂直向上延伸,出口高度与车顶齐平。 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涉水能力,更赋予车辆一种军用车辆的独特气质。
尾灯加装金属防护罩,侧开式尾门保留外挂备胎,后杠则整合了拖车钩功能。 就连车底也全面覆盖护板,保护发动机、传动轴和油箱等关键部件。
BJ81的内装虽然尚未完全公开,但已知的几项功能配置直指实用主义。 干式座椅采用速干材质,涉水后能快速沥干水分,解决了传统越野车过水后座椅潮湿的痛点。
车载无人机平台的加入,车顶预留专用固定位和供电接口,让无人机成为越野时的“空中侦察兵”。
在行走系统上,BJ81选用了17英寸钢制轮辋,搭配KENDA品牌的LT285/70 R17越野轮胎。 这种配置在追求轻量化的城市SUV中已罕见,却能保证在恶劣路况下的可靠性。
动力系统预计延续BJ80的成熟方案,提供2.3T四缸和3.0T V6两款发动机选择,功率分别为170千瓦和206千瓦。
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系统、后桥差速锁和低速四驱功能这些硬派配置,大概率会得以保留。
北京越野将BJ81明确界定为“给所有军迷朋友造一台自己人的车”。 这种精准的受众定位,与传统民用SUV形成鲜明区别。
厂家更采用BIP生产合作模式,邀请用户参与产品改进过程,试图通过共创模式打造专属化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