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相关碰撞标准 理想i8对撞卡车测试引发争议

  我国目前尚无“乘用车VS重卡”相关碰撞测试标准,任何一方复测都很难得出公平、公正、客观的结果。

  一场非常规的碰撞测试,让理想汽车、东风柳州汽车(以下简称“东风柳汽”)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三方陷入舆论风波。

没有相关碰撞标准 理想i8对撞卡车测试引发争议-有驾

  7月29日晚,在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的发布会上,现场播放了一段震撼的重卡连环测试视频。

  在该碰撞测试视频中,理想i8车型和重卡正面对撞时,重卡四个车轮弹起,驾驶室和后货箱出现明显的分割,驾驶室几乎倒在理想i8车型的前车窗上。

  该视频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在惊叹理想i8汽车“强硬”表现的同时,也对乘龙卡车的“脆弱”提出诸多质疑。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理想汽车最初发布的视频中,碰撞的乘龙卡车方向盘并未打码,品牌标识清晰可见,而在后续理想汽车官方短视频更新的碰撞视频里,该重卡的车标已被打上马赛克,这一操作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的猜疑。

  7月31日晚间,东风柳汽迅速发布了《关于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一场汽车行业的“风波”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份声明中,东风柳汽毫不留情地指出某汽车品牌存在两大侵权行为。

  8月3日晚间,理想汽车官博发布《关于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的说明》。在说明中提到:“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我们无意,也没有对其做出质量方面的引导性评价。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实属无心之举。”

  就在网友们对直播复测翘首以盼时,8月6日却传来了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中国汽研三方的联合声明。三方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合: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诸如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检测认证机构应坚守专业准则,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此联合声明一出,相当于三方达成和解,直播重测一事也不了了之。

  理想为何要“超纲测试”?

  一般来说,新车碰撞测试(NCAP)是用来评估车辆的耐撞性等车辆安全水平,并直接面向公众公布试验结果的项目。

  测试机构一般按价格、质量分级等因素划分车辆级别,如微型车、SUV等,避免跨级比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权威碰撞测试主要针对乘用车之间的碰撞(如正面40%偏置、侧面碰撞等),并未设立乘用车与重型卡车的对撞标准。此次碰撞测试确实展示了i8在特定条件下的高强度车身,但由于非常规测试,场景、数据不透明。且碰撞车型(乘龙二手车)状态不明,引发行业质疑。”

  业内专家同样表示,理想的此次碰撞测试属于“超纲测试”,在一些行业标准缺少的情况下,测试无法准确清晰表达产品特性,这就引发各家车企通过“超纲测试”来验证其产品性能。

  在安全诉求的驱动下,越来越多车企为了展示自家产品的安全性能,选择用重卡、货车之类的大车来进行一些超纲的非标准化碰撞测试,比如十字路口大货车侧碰追尾、30吨货车侧翻压顶、雨天50km/h被前后货车夹击等等,理想i8与重卡之间的对撞测试便属此类。

  乘用车PK重卡 两者测试标准不同

  当前,乘用车安全测试的主流依据是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测评车型范围涵盖近两年内新上市的乘用车(即M1类车辆)和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皮卡车(多用途货车),且车型总销量超过2000台(新能源汽车不受销量限制)。

  据悉,C-NCAP是目前国内最为成熟也最权威的乘用车测试规则,而且根据规则条例,对于测试车辆选用、试验细节和测试结果的公布以及使用都有着严格规定。

  事实上,车辆在上市之前的研发阶段还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国家标准,像《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11551-2014)、《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1-2025)、《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GB20072-2024)等,这些国标是车辆安全的底线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理想发布会上的碰撞视频,既不是来自国标强制标准的测试影像,也并非C-NCAP的测试内容。中国汽研8月3日发布的《声明函》在测试说明中提到,“企业根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测试目的是验证理想i8的车辆安全性。

  目前,国内主流卡车生产企业的碰撞试验一般都沿用ECER29法规,这项法规是欧洲强制执行的法规标准,包含3个工况:前摆锤、顶部静压和后围挤压,3个工况均可用一辆新车进行碰撞试验。

  具体来看,正面拍击试验是指对N1类和总质量7.5t以下的N2类卡车施加打击能量29.4kJ,对总质量7.5t以上的N2类和N3类卡车施加打击能量44.1kJ;顶部静压试验为对N1类和总质量7.5t以下的N2类卡车施加大于前轴静载荷的顶部压力,对总质量7.5t以上的N2类和N3类卡车施加大于前轴静载荷的顶部压力,最大为10t;后围挤压试验则要求N1类、N2类和N3类卡车能载2000N/t的静载荷。

  在我国,商用车行业目前强制执行的安全标准主要是《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JT/T 1178)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这两项标准就像大树的主干,在不同细分项目上又延伸出众多分支。车辆上市发布前需要采用“分项体检”的模式,对安全相关的核心要素逐一检测。

  通过梳理两类车型的标准,不难看出,不同的测试主体即使进行同一类测试,也无法就场景环境、车辆状况、碰撞类型、撞击速度和测试方法等细节达成统一共识,各自测试的结果也因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而无法服众。也就是说,无论是理想和东风柳汽哪一方重新复测此类碰撞项目,都容易引发质疑。

  此次理想i8碰撞测试引发的各类质疑和暴露出来的潜在问题,应该值得业内警惕。营销不是演戏,不要轻易挑战公众常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