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在整花里胡哨的活儿了,叫什么新能源“弹射求生”。讲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视频,差点以为是哪个三体人给地球科技送温暖了,还是送的起爆器。就是一台车,感觉自己要着火了,duang的一下,把底下的电池包像个飞盘一样扔出去,场面非常666,突出一个死道友不死贫道。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套操作的逻辑是什么?是车企不装了,摊牌了。他们用行动告诉你,电池热失控这事儿,我们现在,当下,搞不定。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不对,是扔掉。如果说之前的车企还在研究怎么给电池搞个“金钟罩铁布衫”,现在这家直接开窍了,悟了,他选择给电池装个“任意门”,感觉不对,直接传送走,物理意义上的那种。
我看着那个飞出去的电池,脑子里浮现的不是科技进步,而是一个修仙小说里的经典桥段。一个三流修士,辛辛苦苦炼了一辈子,马上要渡天劫了,结果发现自己修为不够,扛不住雷劈。怎么办?他灵机一动,直接把自己的金丹给抠出来,朝着旁边看热闹的人群就扔了过去。天雷一看,诶,金丹在那边,轰!人群没了,修士安全了。你看,这个“电池弹射”技术,是不是就是这个路数?车主就是那个三流修士,电池就是那个金丹,路人就是那帮倒霉的吃瓜群众。这哪里是技术创新,这分明是道诡异仙。
更骚的是,项目的人还出来解释,说我们这个技术是有前提的,会确定周边安全才会弹射。听到这话我真的绷不住了。坏了,菜了。大哥,你这是在搞笑吗?汽车出事故是什么场景?是电光火石,是你死我活,是混乱不堪的修罗场。你跟我说,要在这种情况下,零点零几秒内,判断周边环境是否“安全”?你这套环境扫描识别系统,怕不是比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还科幻吧?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连一个不讲武德、横冲直撞的老头乐都识别不明白,现在要在一个即将爆炸的瞬间,扫描出方圆五十米内有没有活物,有没有易燃物,有没有文物古迹?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时候打DOTA,队友选个炸弹人,号称能保护世界,结果就是把我们自己家野区炸得干干净净。感觉是一个路数。你这个所谓的“安全判断”,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安全。万一系统判断失误呢?或者干脆为了保车主,直接默认“周边安全”,那乐子就大了。到时候马路中间一个火球飞出来,那不是闪电战,那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在做法。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个事的看法就两个字,害怕。我怕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透露出的那种心态。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心态。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疯了。你看,现在的汽车市场就是这样,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比谁更不要命。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也别吃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个弹射电池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还要用它点煤气罐。
你看,这事儿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玄学问题。为什么奔驰漏油了大家还买?因为那是奔驰,买的是那个标,是一种信仰。为什么特斯拉三天两头出负面,韭菜们还是一茬一茬地长?因为马斯克就是他们的教主,买特斯拉就是一种宗教行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现在这个弹射电池,它试图用一种极其粗暴的、反常识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信仰层面的问题——安全感。
这简直就是把用户当傻子,还TMD是明着来的那种!
问题是,安全感这东西,是弹不出去的。你把电池弹出去了,用户心里的那个疙瘩也弹出去了吗?没有。他只会更焦虑。他会想,我的车是不是真的随时会炸?我是不是得天天在无人区开车?这就像你跟一个怕鬼的人说,别怕,我给你装了个一键驱鬼按钮,按一下鬼就跑到邻居家了。你觉得他会感谢你吗?他只会觉得你和那个鬼都是神经病。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事儿比喻成修仙渡劫,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是靠自己,这算什么?把雷劫转移给路人?这叫转嫁因果,是要遭天谴的。所有试图走捷径的,最后都会发现,那条路通往地狱。
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不是把电池这个烫手的“压缩毛巾”扔出去,而是想办法让它本身不发烫,不变烫手。比如固态电池,比如更好的热管理系统,这才是正道。这需要下苦功,需要坐冷板凳,需要十年磨一剑。但这帮车企现在的心态,我看是真的有点爆了,等不了了。他们需要噱头,需要故事,需要让资本市场看到他们在“努力”。加大加大加大研发投入,至于研发出什么,不重要。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继续整活儿啊。弹射电池算什么,下次我估计就是直接驾驶舱弹射,把人弹出去,车烧了就烧了,反正人没事儿,保险公司赔。再下一步,就是直接给车主配一个VR头盔,车在外面烧,人在元宇宙里继续开,主打一个情绪稳定。你看,逻辑闭环了不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现在又多了个选项,叫“赛博飞升”。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