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五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上汽集团将减持其在印度合资企业JSW MG Motor中49%的股份,并停止进一步投资。
消息人士称,JSW Group已提出收购上汽集团在JSW MG Motor中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从而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但双方在估值问题上存在分歧。
2017年,上汽投资32.75亿元通过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工厂并进行彻底改造,开始了“印漂”。
2019年,名爵哈洛尔工厂正式投产,接下来的几年,上汽在印度的业务也是增长态势。
在生产环节,上汽也一直着手打造本土化供应链,不仅降低制造成本,也培养了一批当地的供应链企业。
2020年,印度出台了对邻国投资的限制措施,这措施一出来,上汽在印度的发展就像被戴上了“紧箍咒”。
这时候,上汽心想,要不找个“地头蛇”合作合作,于是,和印度本土大型企业集团JSW Group一拍即合,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JSW MG Motor。
上汽集团将其在印度本土公司的多数股权出售给印度实体企业,其中JSW Group以约3亿美元收购了35%的股份。
原来上汽有100%的控股权,合资后,上汽只剩下49%的控股权,属于被拿捏的份。舆论认为,印方是强行压价收购,上汽将丧失MG印度的控股权。
考虑到印度人的口碑,做出这种事似乎“合情合理”。而上汽又是国企的身份,网友们就更加义愤填膺了。
即便如此,上汽也不敢怼印度一句。上汽对外的统一回答,前前后后只重复过一句话:国有资产没有流失,投入的钱收回来了。
实际上,双方合作根本没达到预期效果,上汽集团在印度的合资企业陷入控制权争夺战,印方想尽办法将中方排挤出局。
上汽对于印度市场的用心开拓,却没有换回印度的真诚回报,而更多“上汽们”或折戟印度,或选择逃离。
还有个有趣的事儿,JSW Group居然还和上汽的“老对手”奇瑞汽车就技术合作进行谈判。
JSW Group一直想推出自有品牌汽车,如果和奇瑞合作成功,那印度合资企业的格局可就要“大洗牌”了,上汽在里面的处境就更微妙了。
再说几句
虽然JSW MG Motor的销量从2019年的1.65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6.1万辆,但实际上,它现在还处于亏损状态,现金流也面临压力。
上汽这次减持股份,其实更多是规避风险。虽然减持意味着彻底放弃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但就像壮士断腕,虽然有点疼,但能保住肉身。
只要“三哥”看上的行业,外资最后都得认栽。上汽也说了,不会彻底退出印度市场,以后还会给合资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