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价钱买的车,最后当成烧钱机器,还不是因为这些小毛病自己招来的?
修车这点事儿,说白了,真没啥技术含量,关键就看你日常糙不糙心。老师傅在修理厂待了二十来年,看车看人比看天气还准。他摇着头就对小伙子说:“同一款车,有人开到三十万公里只换过轮胎,有人五万公里就花了大钱大修,你猜为啥?”还不是因为有些人嘴上一套,手上一套,车坏一半怪人品,另一半全赖习惯。
说起来搞笑,有新手刚提新车,不到几千公里就嚷嚷着“中控有异响,必须拆!”小师傅拧螺丝的时候手都哆嗦,反正能拆的全拆,拆完没法装回去。缝隙大出风进,噪音反而更大,闹得最后车比二手货还老成。师傅苦口婆心:“这叫修‘坏’的,你信不?”
这事儿一点儿都不稀奇。很多人贪图便宜,副厂配件便宜一半,想着反正能用用。没想到好景三个月,刚换上去的新刹车片省下两百块。三个月后踩脚刹就蹭蹭蹭响,挺时髦,直接刹车盘都磨花。转头又花一千多换原厂刹车盘,这下是一角没省,还多折腾两回,再骑自行车都没这么费心。再狠点有人用劣质机油,油便宜归便宜,高温下一崩,油膜破了,发动机立马报废。到了那一天,看着上万的修车账单,得气得直跺脚:悠着点还不是我这副穷命惹的祸……
你说车都怕开坏,实际上车更怕停废。轮胎经常不挪窝,老压着一个位置,时间一久自个儿就变形鼓肚子。哪怕明眼人,看着都觉得不对头。电瓶也一样,你不动它,每天自己唧唧点点地漏电,眼不见心不烦。搁那儿腻一个月,三周后能不能启动全看手气。真要放那儿不用,一个礼拜着一次火儿,发发动车,前后挪挪,油液自己转一圈,橡胶位置换换,再高级的车衣也比不上这点动弹。
路怒症那伙人,脚底下跟抢银行似的,一脚油门干到底,转速表快得跟闹钟报时一样,先别说人抖不抖,变速箱都跟着掺一脚热闹。档位没挂稳,低速高档一拖,积碳糊起来跟深夜烧烤摊底下的黑锅差不多。真的要去清理,嘴里闷不出声,钱包上两千块没了。谁挣钱都不是掉天上的,温柔点不丢人。缓缓起步,油门快松慢踩,别说积碳少一半,就连油钱也能省下十来块,月底聚餐都能多喝一瓶啤酒。
有些人天天盯着油耗表,怕省一滴油都亏大了。不如一个月抽空查一查胎压。胎压低个零点三,开一百公里油就多烧半升。平时看不出来,轮胎磨得眼看钢丝露头,高速上一炸,后果忒吓人。上回老张远门,胎压都快软塌了,上了高速发出怪声,一看,轮胎边都裂了。修车哥抬头说:“命是自己的,钱也是自己的,多跑一趟修理厂就是想早点赚医药费?”
还有电瓶这玩意,亏三次电容量直接砍一半。不常开车的,拔掉负极包层塑料袋,半年回来照点火没事,谁说养车麻烦的?一根螺丝刀,一块破塑料布,比买原装补电还实用。
有人问,这么多门道,就是多耽误五分钟事儿。你要说忙,这五分钟刷两条视频、逛一圈朋友圈不耽误,轮到照顾自家车就失踪。真等账单把人拍清醒了,才感叹“省钱不如省心”。养车不是供祖宗,讲的就是算计。每天花五分钟看看机油、冷却液、胎压,省下的够小两口儿吃半个月外卖,还不得乐得打滚?
这几招都不算难,对吧?可就是有一堆人习惯性偷懒,最后人车俱焦虑,坏事都能预见。今天不注重小细节,明天大麻烦等着你。难道只有经历一次,钱包瘪了,人才赶得及拍着大腿叫“再也不敢了”?
看惯了这么多车主的翻车故事,师傅都琢磨明白了:什么“豪车命”其实就是“勤快人”的标签。把平常能做的事儿做细了,省下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大家觉得呢?你平时还遇到过哪些被忽视的小毛病,最后花大钱才后悔的吗?把故事讲出来,说不定帮下一个“马大哈”。说句心里话,别让省小钱变成花大钱,到头来,车不坏,人不慌,钱包也不瘦,这才是养车最高境界。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