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铁蹄之下,多少温情脉脉最终沦为冰冷的算计?蔚来这番操作,美其名曰“内部整合”,却嗅到了一丝“狡兔死,走狗烹”的凉薄气息。
创立之初,乐道和萤火虫扛起了蔚来进军下沉市场的旗帜,成为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先锋军。4月交付量创新高,乐道功不可没,贡献了4400辆的销量。但这胜利的凯歌还未奏完,便传来了研发和销售体系被并入蔚来的消息。这难道不是卸磨杀驴的现代版演绎?令人不禁想起韩信的悲剧,“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功高震主,鸟尽弓藏,历史的教训难道还不足以引以为戒?
仔细推敲这所谓的“调整细节”,乐道产品设计与研发汇报给李斌,用户服务汇报给秦力洪,萤火虫事业部并入PD&D集群,其余细节却讳莫如深。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非是想将乐道和萤火虫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蔚来总部手中。这两个品牌未来还能独立发展?恐怕是痴人说梦!
更令人齿冷的是,在此之前蔚来NIO House已向乐道和萤火虫车主开放。这看似友好的举动,更像是温水煮青蛙的慢性毒药。以小恩小惠麻痹车主,再逐步蚕食这两个品牌,这商业手段,玩得未免太过娴熟!
或许有人会说,企业内部调整实属正常,未免过度解读。但我想问问,这调整对乐道和萤火虫的车主公平吗?他们当初选择这两个品牌,是出于对价格和品牌定位的认可。如今,这些都被单方面剥夺,被强行纳入蔚来体系,他们的心声谁来倾听?
蔚来此举,暴露出的是商业环境中根深蒂固的急功近利和短视。为了短期利益,可以牺牲子品牌,可以漠视消费者权益。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损害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信誉,更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平衡。
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逐利也需有道。正如孟子所言:“义,利也。” 正义,才是最大的利益。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尊重消费者,信守承诺。与其沉迷于资本运作的虚幻泡沫,不如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和服务,这才是基业长青之道。
监管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不能任由企业肆意妄为。唯有制定更完善的行业规范,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才能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商业的本质是服务社会,而非玩弄人心。莫让“逐利”变为“逐臭”,莫让“整合”沦为“吞并”。希望蔚来,以及所有企业,都能铭记于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