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咱们国家的电动汽车发展得特别快,新车跟下饺子似的,一台接一台。
大家看多了,可能都有点审美疲劳了,觉得不就是换个壳、堆点配置嘛。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这台车,有点不一样,它叫名爵MG4。
这车不光在国内卖,更是在汽车的发源地欧洲市场闯出了一片天,成了不少国家电动车销量的头名,还拿了不少国际大奖。
这就让人好奇了,一台咱们国产的电动小车,凭什么能让那些见惯了好车的欧洲人都愿意掏钱买单?
它到底有什么真本事?
咱们今天就把它里里外外掰扯清楚,看看这台“全球神车”的底气到底在哪。
咱们老百姓买车,第一眼看的就是样子。
MG4这台车的外观设计,一看就不是那种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家用车。
它的整个车头设计得特别有冲劲儿,车头盖向下压得很低,加上全封闭的前脸,没有了传统汽车的进气格栅,显得特别简洁和有科技感,活脱脱就是一副性能小钢炮的模样。
这种设计不光是为了好看,对于电动车来说,车头越低、越光滑,空气阻力就越小,跑起来就越省电,续航里程也就能更长一些。
它的大灯造型也很有特点,像两把锋利的刀,眼神很犀利。
中间那个MG的车标还能发光,晚上亮起来辨识度很高,也增加了一点科技氛围。
可以说,在设计上,MG4很懂得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既要运动感,也要未来感。
从侧面看过去,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这台车的总长度是4米3左右,属于标准的紧凑型车,在城市里停车、掉头都很方便。
但它的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却达到了2米75,这个数据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型轿车了。
这就是纯电平台的优势了,因为它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大件,设计师可以把四个轮子尽量往车身的四个角上推。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车厢内部的空间给“偷”了出来。
所以你别看MG4从外面看挺小巧的,坐进去之后会发现腿部空间相当宽敞,一点都不觉得憋屈。
特别是它的后门,开得特别大,家里的老人或者抱小孩的乘客上下车都会方便很多。
当然,为了保证乘坐空间,后备厢的容积相对来说就不算特别巨大了,但日常放个行李箱、买点东西是完全没问题的。
车尾的设计也很有看点,层次感非常丰富。
现在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它也有,而且两边的灯组做成了类似Y字形的箭头造型,点亮之后非常醒目,在车流里一眼就能认出来。
整个车尾不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是通过好几条立体的线条切割,看起来很有力量感,也让这台小车显得不那么单薄。
这些细节上的处理,都让MG4看起来比同价位的很多车都要精致,有种超出价位的设计感。
拉开车门坐进车里,最吸引人眼球的肯定是中控台上的那两块大屏幕。
根据配置不同,中控悬浮屏有12.8英寸和15.6英寸两种,尺寸在这个级别的车里算是相当大了,显示效果也很清晰。
更重要的是,驱动这块屏幕的“芯”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
可能大家对这个型号不熟,简单来说,它就像是前两年高端智能手机里的处理器,性能非常强。
用在车机上,就保证了你操作导航、听音乐、切换各种功能的时候,系统反应飞快,不会有卡顿的情况,体验感非常好。
中控屏下面还保留了一排镀铬的实体按键,可以快速操作空调之类的常用功能,这一点也很贴心,毕竟开车的时候,还是实体按键来得更直接、更安全。
说到智能,MG4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它和手机品牌OPPO搞了一个深度合作的车机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手机屏幕投到车上那么简单。
比如你出门前在OPPO手机上查好了去哪儿的导航,一上车,导航路线就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了,省去了你重新输入的麻烦。
你在手机上听的歌,也能无缝地在车里接着听。
这种手机和汽车的无缝连接,让用车体验变得更方便、更智能,也体现了咱们中国科技企业在生态整合方面的强大实力。
当然,一台车好不好,核心还是得看它的底子,也就是平台、电池和动力这些“硬菜”。
MG4是基于上汽集团专门为电动车研发的“星云”纯电平台打造的。
用专属平台的好处非常多,相比那些用油车平台改造过来的“油改电”车型,它在空间布局、车身重心、安全性能上都有先天的优势。
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它的“魔方电池”技术。
这个电池包做得特别薄,厚度只有11厘米,是目前行业里最薄的之一。
电池薄了,整辆车的重心就能降得非常低,开起来就会感觉车身特别稳,转弯的时候侧倾很小,有种“贴地飞行”的驾驶乐趣。
同时,因为电池包不占地方,车内地板可以做得几乎全平,后排中间座位的乘客脚下再也不会有个大鼓包,坐着舒服多了。
动力方面,它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有120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这个数据驱动这么一台小车,日常在城市里开,红绿灯起步非常轻快,想超个车也是一脚电门的事,动力随叫随到。
续航方面,它提供了437公里和537公里两种选择,这个续航水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应付每天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甚至是周末去周边城市自驾游,都完全足够了,基本可以告别里程焦虑。
而且它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的特点就是安全、耐用,让人用着更放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