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李。
我从拿到驾照后,就一直是开手动挡为主。
很多安全驾驶的技巧其实都是我自己在开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
就比如减速前,我会教大家先踩死离合。
这样能让我们开车变得更加安全。
但有个朋友突然跟我说:“我开了3年车才知道,原来你那个减速前先踩死离合的做法是开车大忌,网上很多老司机都说这样会造成刹车距离变长,高速上刹车距离多一米,那都是生与死的区别啊”!
好家伙,这话说得完全有道理!
但这让我想起来我们这边的一句土话:话是这么说,米不是这么放。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很多东西理论上一点毛病也没有,但实际做起来你会发现根本行不通。
现实生活中的路况是复杂多变的。
理论上正确的东西,拿到实际用车上来说,却不等于实践安全。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会结合我自己开车时油门当刹车踩了的经历,并结合相关数据来给大家说清楚:
在高速路况下,先踩死离合的操作确实是安全隐患;但在复杂路况下,它反而是预防更高阶风险的安全技巧。
在高速状态下先踩死离合为什么危险?
我曾经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过权威机构对车辆刹车距离的相关测试。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在测试中,车辆以100km/h紧急制动,不踩离合比先踩离合的刹车距离平均缩短约1.5-2.5米。
这1.5到2.5米的刹车距离意味着什么不清楚不要紧。
我给大家讲一个数据。
普通家用轿车的后备箱深度一般是0.9米到1.2米左右。
假如你的车还差2.5米就能刹停的时候,却追尾了。
那么巨大的撞击力可能就会完全“吃掉”被追尾车辆的后备箱,直接威胁被追尾车辆的后排乘客安全(尤其是两厢车)。
而如果你不踩离合,那缩短的这1.5米到2.5米的刹车距离,很可能就能在追尾前刹停车辆。
正是因为车辆在高速状态下要减速时,存在不踩离合比踩离合的刹车距离更短的事实。
所以高速状态下减速时先踩离合反而更危险。
知道为什么高速状态下不踩离合的刹车距离反而会缩短吗?
这就要讲到发动机的反制动力了。
在减速时,如果不踩离合器,那么发动机、变速箱和车轮是硬连接在一起的(有一个动其它两个部件都要动起来,而且转速必须是同步的)。
此时在惯性的作用下,虽然不加油了但车辆的速度依然会很快(也就是说车轮会旋转得很快)。
但不加油时发动机的转速就要降低到怠速状态了呀。
这时发动机就会和车轮存在显著的转速差。
这种状态下发动机会被动的被“拖着”运行,发动机内部的所有阻力都会成为车辆前进时的阻力。
这也就是老司机口中常说的发动机制动。
这部分力是免费且持续的制动力。
此时发动机提供的制动力最高可以占到总制动力的10%-15%”。
尤其在高速下,这个比例贡献的减速效果更显著。
在踩下离合器以后,发动机变成空挡状态了,也就是不和变速箱以及车轮连接在一起了。
此时,车辆就等于是失去了一个辅助减速的阻力。
减速的压力全部都给到了刹车系统,但刹车系统减速效果是有极限的啊。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减速度变小,只能让刹车系统工作更长的时间。
刹车距离必然变长。
所以啊,我其实每次说减速时要不要先踩离合器时。
我都特别强调在高速状态下,一定是先踩刹车,发现车速变化太大发动机有熄火的迹象时才踩离合器降档。
这种情况下你先踩离合器的行为,肯定是大忌啊。
复杂路况下减速时,不懂得先踩死离合再踩刹车你可能就会后悔莫及
为什么?
因为紧张时,你踩下去的不一定是刹车,只有把离合先踩死,才能避免意外。
真的不怕大家笑我技术差,我新手时期吃过好几次这种亏了。
给大家再次说一下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一次经历吧。
大家先看下面这个图。
这是我们那边的街上经常有的路况,我们经常需要开车从人堆里挤过去。
有一次我在挤的过程中遇到一个人突然跑到我车头前面来。
我想紧急踩刹车减速避让的。
结果踩错了!!!!!我踩到了油门!!!!!!
但我的车没有失控。
因为我们在学车的时候,车友有一次也是把油门当刹车给踩到底了。
好在教练在副驾踩住刹车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教练就特别叮嘱我们:“除了在高速上开车,其它时候车速不快时,你要减速都要先把离合踩死”。
而我就真的养成了在复杂路段减速时先踩死离合器的习惯。
所以我虽然踩错了油门,但车子没有失控。
发动机嗷嗷叫起来,车子在惯性下缓慢滑行靠近那个人,但最终没撞上。
当时发动机嗷嗷叫的声音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大家纷纷避让。
而我真的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真的好丢人啊!!!!
实战解构——两种关键路况下的生死抉择
如果你在跑高速时遇到了前面有紧急情况,你需要急刹车避让的。
那你一定要记住,这时候的每一米刹车距离都至关重要。
所以,你能冷静处理时,肯定是直接踩刹车不要踩离合。
但一定不要因为急刹车而把发动机搞熄火。
高速上时刻保持动力是避免二次事故重要手段。
我们在避免追尾别人后,要第一时间加速变道脱离危险车道。
如果你一味的不踩离合,一脚刹车闷到底把车搞熄火了以后。
助力转向和刹车助力会逐渐失效,紧急避障能力会大幅下降。
那即便你避免了追尾别人,你也可能会在重新启动车的过程中被候车追尾。
高速上多耽误一秒,被追尾的风险就会翻倍。
当正常行驶时,看到前方车流缓慢,首选带档刹车,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
如果是已经本能地双脚同时踩了,在车辆速度大幅下降后(比如低于40km/h),就要迅速降入合适挡位,准备避让。
如果你是在市区开车。
一定要吸取我上面跟大家分析的那个经历。
先踩离合再踩刹车或者是离合刹车同时踩,这是更好、更安全的选择。
最后
其实我们开车在路上,我一直都跟大家强调要灵活处理。
你不能听风就是雨,人家说刹车前不能踩离合,肯定是说了前提条件的。
要结合自己的习惯,主动选择“当前风险最低”的操作方案。
市区拥堵时,多用2档半联动开车。
这样能减少换挡的频次,能提升舒适性与可控性。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预判,通过别人的行为,前车的动向,预判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这样开车才是最安全的。
总的来说,减速时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完全就是看实际情况决定的。
你明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