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曾经让老司机们嗤之鼻子的旅行车,如今成了车企抢破头的香饽饽。2023年,极氪001猎装车月销破万,蔚来ET5T旅行版卖得比三厢版还好,比亚迪宋PLUS旅行版一上市就抢购一空。这帮当年被SUV和三厢车吊打的小众车,怎么突然翻盘了?
有人觉得荒谬:旅行车不就是个“没屁股的轿车”吗?当年奥迪A6 allroad都卖不过比亚迪汉,现在车企们倒好,拼命往这上面砸钱。但这帮老司机们现在也开始琢磨旅行车了。极氪001猎装车上市时,有人骂它“四不像”,可销量却让它成了2022年最火的轿车之一。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90年代,赛欧旅行版、周末风、马自达6旅行版这些家伙在中国市场横行,可销量惨不忍睹。为第一,外形太“非主流”,老百姓觉得“没屁股的车”不吉利;第二,空间不如SUV,后备箱还不如三厢车实用。更别提价格了,那时候进口旅行车贵得离谱,后期保养又是一笔开销。结果呢?街上见不到几台,比法拉利还稀有。
但新能源车一出来,剧本就变了。极氪001猎装车和蔚来ET5T旅行版,直接把旅行车变成“香饽饽”。蔚来ET5T旅行版月销5000多,三厢版才1600多,用户都说旅行版更帅、更实用。比亚迪、长安、吉利这些车企也纷纷跟风,推出旅行版车型,结果销量全都飘红。这帮车企突然发现:原来中国人也爱旅行车!
可也有人说:“现在这市场,谁还买旅行车?SUV不香吗?”这话不假。SUV空间大、适合家庭出行,旅行车确实比不过。但现在换购车的人群越来越多了,这些老司机们不比刚提车的年轻人务实。他们更愿意尝试新花样,比如旅行车这种“小众变主流”的车型。
新能源车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旅行车的命运。第一,电池布局让空间更合理,不像传统燃油车那样“标轴车”尴尬。第二,配置更丰富,动力更强,性价比直接拉满。以前旅行版都是加价卖,现在新能源旅行车反其道而行,用三厢车的价格卖旅行车的配置,这波操作直接把市场杀疯了。
车企们也嗅到风向了。极氪001猎装车和007GT,蔚来ET5和ET5T,都是“一车两版”的策略。三厢版稳住成熟用户,旅行版主攻年轻市场。结果呢?旅行版销量全都爆表。比亚迪唐DM-i旅行版卖得比三厢版还好,长安UNI-V旅行版上市即断货。这帮车企突然明白:原来中国人不傻,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实用又个性”的车型!
现在,旅行车已经从“小众玩具”变成了“市场宠儿”。未来要是继续这么火,说不定真会像当年SUV那样,变成家家户户的“第二辆车”。新能源车给了旅行车全新的生命力,而中国消费者也终于敢为“好玩”买单了。
近年来,旅行车的逆袭之旅令人瞩目,但这波热潮看似高歌猛进,实则暗藏隐忧。市场表面风平浪静,旅行车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各大厂商都在加紧推出更多车型。当我们拨开繁华背后的迷雾,不难发现旅行车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
1. 表面平息:潜藏的消费疲软
虽然旅行车在新能源车风口上趁势而起,但消费者热情是否能持久,没人能打包票。真正的市场需求能支撑多久是个问题。一些人购买旅行车的出发点是“尝鲜”,他们并非真正认同这类车型的长期价值。一旦新鲜感褪去,再高效的市场营销也无法挽救销量下滑的趋势。且不限于旅行车,新能源车型本身的产品周期和电池技术更新都非常快,稍有滞后,今天的“香饽饽”可能立刻跌入消费者的遗忘列表。
2. 意外障碍:缺乏长效使用场景的挑战
消费者热议的是旅行车的个性化与实用性,但从实际使用场景来问题不少。城市通勤可以选择小巧灵活的微型新能源车,长途自驾和家庭用车则更青睐成熟的SUV,这使得旅行车的定位显得有些尴尬。尤其是在实际用车过程中,部分旅行车的后备箱空间虽然看似宽敞,但装载系统不如MPV灵活,导致“看起来能装,却不好用”。车企期待旅行车满足更广泛的多功能需求,这种需求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很大问号。
3. 分歧加深:车企方向与用户需求错位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多数旅行车扎堆新能源车型,但并非所有潜在用户都买账。对于燃油车阵营的换购用户,他们希望得到更成熟可靠的动力系统,然而新能源车的能耗焦虑与配套设施问题仍未完全消解。而在新能源阵营内部,用户更关注车辆续航和智能配置,旅行车的空间优势反倒不是首要考量指标。用户的这些多样化需求与车企目前的设计方向存在一定背离,谁都想解决问题,但最终或许谁也解决不了。
综合来旅行车的火爆背后,隐约透露着下一个调整周期的危机信号。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被过度放大,某一波浪潮之后,需求断层将可能比想象中显现得更快、更猛烈。
说真的,旅行车的故事,还真的挺好听的。曾经的冷门角色,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市场新宠,车企也在努力告诉我们这是消费升级、多样化选择的结果。但细想一下,真的有那么理想化吗?新能源车的技术瓶颈解决了吗?消费者到底是喜欢旅行车的“个性”,还是觉得自己买燃油车“不够时髦”?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标准答案。
更重要的是,旅行车的“优雅与时尚”形象,是否能够面对时间与市场的考验?一个吃惯了快餐的人,真的愿意花精力转型吃慢餐吗?换言之,那些不懂旅行车,只是跟着风买单的用户,会真心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吗?当旅行车不再“潮流”,它又该以什么姿势面对市场的冷眼旁观?
啧啧啧,不过也不能小瞧了车企的商业能力。毕竟“让消费者买不买得起”这事,怕是还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吧?
一辆旅行车究竟是满足了你“事实上的需求”,还是单单喂养了你偶尔的“消费冲动”?眼下新能源车频繁刷屏,旅行车被营销成一种毫不费力的“精致感”,但这时候选择三厢车或者SUV的消费者,真的就“不懂生活”吗?反过来说,那些追捧旅行车潮流的人,当潮水退去,又能留下多少诚意?欢迎参与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