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

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让很多正在考虑买车,尤其是对那些带有“智能”功能的新车感兴趣的人,都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

事情的起因是比亚迪突然宣布了一个政策,内容很简单:如果车主在使用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里的智能泊车功能时,因为车辆系统的原因发生了事故,那么造成的损失,由比亚迪来承担。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大家可能都有体会,现在的新车,功能是越来越花哨。

销售人员在介绍的时候,嘴里总是蹦出各种听着很高科技的词,比如“L2级辅助驾驶”、“城市领航”、“高速NOA”等等。

这些功能听起来确实很吸引人,好像我们的车马上就能像科幻电影里那样,自己开车、自己停车,彻底解放我们的手脚。

但是,一个最关键、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却总被大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些智能功能万一出了差错,比如自动泊车时蹭到了旁边的车,或者辅助驾驶时突然判断失误,这个责任到底应该谁来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问题的答案都非常模糊。

车企在宣传的时候,会把这些功能说得天花乱坠,让人觉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靠。

可一旦真的发生了事故,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很多时候,厂家会倾向于解释为“驾驶员没有尽到监控义务”,或者说“这只是辅助功能,最终操作责任还在于人”。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这样一来,车主就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得独自承担技术不成熟可能带来的全部风险。

这就像你买了一个号称能自动做饭的机器人,结果它把厨房烧了,卖给你机器人的公司却说,是因为你没有在旁边盯着它。

这显然让人心里很不踏实。

而比亚迪这次的承诺,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就是因为它用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它没有再跟你讨论复杂的技术原理,也没有跟你强调这是“L2”还是“L3”,而是直接给出了一个结果:“是我的问题,我赔。”这就把一个复杂的技术责任问题,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商业信用问题。

这种做法,一下子就把评判一个企业技术好坏的标准,从“谁的广告词更响亮”,拉到了“谁敢为自己的产品打包票”这个更实在的层面上。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可能分不清各种技术路线的优劣,但我们一定能分清,“出了事我负责”和“出了事你自己负责”这两种态度之间的天壤之别。

当然,敢做出这样的承诺,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营销口号,背后必须有强大的实力和底气作为支撑。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那么,比亚迪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是海量的行驶数据。

我们知道,所谓的智能驾驶,本质上是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系统。

这套系统要想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可靠,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而学习的教材,就是真实世界里千千万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做的练习题越多,见过的题型越广,他的解题能力自然就越强。

比亚迪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大家有目共睹,根据公开数据,仅2023年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超过了300万辆。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数百万辆比亚迪汽车行驶在中国各种复杂多变的道路上,从拥堵的城市环路到狭窄的胡同,从标准化的停车场到各种“犄角旮旯”的野生停车位。

每一辆车每一次的转向、刹车、加速,每一次成功的泊车和失败的尝试,都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形成宝贵的数据,源源不断地“喂养”给后台的AI模型。

当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一种滚雪球式的效应。

车卖得越多,收集的数据就越多;数据越多,算法就优化得越快,智能驾驶系统的表现就越稳定、越安全;而系统表现越好,又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有了这样庞大的数据基础,比亚迪就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和判断各种路况下的风险,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技术在大概率上不会出问题有足够的信心,它才敢于为那极小概率的意外事件来“兜底”。

第二个,是它手中那张很多人不注意,但却至关重要的保险牌照。

在2023年,比亚迪收购了一家财险公司,并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很多人可能觉得,车企搞保险,不就是为了多赚一份钱吗?

实际上,这背后是更深远的战略布局。

在传统的模式下,汽车制造商和保险公司是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

如果车辆因为技术问题出了事故,车主去理赔,就可能出现车企和保险公司之间互相“踢皮球”的现象,理赔过程漫长而痛苦。

但比亚迪有了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它形成了一个“造车-卖车-用车-理赔-技术改进”的完整闭环。

当事故发生后,因为是“自家人”,责任认定会非常迅速,不存在推诿扯皮的动机。

车辆的后台数据可以直接和保险系统打通,清晰地判断出事故原因,大大缩短了理赔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比亚迪放大招,车圈炸锅了,拼概念时代结束敢赔才是王道-有驾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理赔案例,都不再仅仅是一次财务上的支出,而是一次宝贵的技术改进机会。

理赔数据可以最快速度反馈给研发团队,工程师可以根据真实的事故场景,针对性地去优化算法、修复漏洞,然后通过OTA在线升级,将改进后的系统推送给所有车主,从而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种模式,让企业承担责任的过程,同时变成了技术进步的过程。

这就像一个饭店,不仅卖菜,还自己开了个诊所,一旦有顾客吃坏肚子,马上赔付医药费,并且立刻就能查到是哪道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马上改进后厨流程。

这种体系化的优势,是其他单纯造车或者与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的企业,在短期内很难模仿的。

比亚迪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给整个智能驾驶行业未来的竞争,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它告诉所有同行,与其花费巨额的营销费用去创造一些让消费者云里雾里的新概念,不如踏踏实实地把技术做好,并拿出真正的诚意来为自己的技术负责。

当“敢不敢赔”成为消费者衡量智能驾驶系统可靠性的新标准时,必然会倒逼整个行业从浮夸的“概念竞赛”转向务实的“责任竞赛”。

最终,这种转变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普通车主。

我们不再需要提心吊胆地去当新技术的“小白鼠”,而是可以更放心地去拥抱科技进步带来的安全与便利。

毕竟,对于每一个坐在方向盘后面的人来说,任何技术宣传都不如一句“出事有人管”来得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