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又整了个大活。
或者说,在这个时间点,不整活的都得死。
一个叫星耀6的新车,预售价7.98万起。
看到这个价格,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吉利牛逼,而是李书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7.98万,买个啥?买个B级尺寸的混动轿车,亏电油耗2.8L,满油满电跑170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就是,吉利的高层开会,会上肯定有个大哥站起来,一拍桌子,红着眼说,我们不赚钱了,大家也别赚钱了,今天这个会议室里的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然后所有人都被这种颠劲儿给镇住了,一致通过。
我跟你讲,现在的车圈竞争,已经不是商业了,是玄学,是修仙。
正常人理解的商业竞争,是我出一个好产品,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你出一个更好的产品,我们互相迭代,抢占市场。
现在的车圈不是。
现在是《道诡异仙》,所有人都修炼一种把自己逼疯,顺便把别人也逼疯的功法。比亚迪秦PLUS,之前一招“电比油低”,直接把合资A级车打进了ICU,大家觉得这已经够颠了。
结果吉利说,是是是,你很颠,但是,我比你更颠。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是把餐厅里最好吃的蛋糕端走了。
那吉利星耀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盘子、乃至桌布都给你卷包带走,出门还顺便把餐厅的电闸给拉了。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只能回家吃压缩饼干。
星耀6这个车,你单看它的参数,会觉得很魔幻。
车长4米8,轴距2米75,这妥妥是个B级车的骨架。然后塞进去一个14.6英寸的大屏,Flyme Auto的车机,还有什么九层夹心的“棉花糖座椅”。
我跟你说,这个“棉花糖座椅”,一听就是营销话术,但它传递了一个核心信息:我们把成本都花在这种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了。
你坐进来,感觉怎么样?软不软?大不大?像不像个网吧通宵专用的那种沙发床?软就对了,大就对了。
至于底盘、操控、NVH这些东西,你一个开七八万块钱车的人,你在乎这些吗?
你真在乎这些,你就不会看这个价位的车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个逻辑了。核心需求就一个字,省。怎么省?买车的时候省,用车的之后更要省。
省,省,省。加大,加大,加大。
所以吉利直接把大招亮出来了:新一代雷神AI电混2.0,亏电油耗2.8L。
2.8L是什么?是摩托车看了都要流泪的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一个会自己产油的压缩毛巾。平时用电,出门用油,1700公里的综合续航,很多人一年都开不到这个数。
讲真,我上次开车超过300公里,还是因为错过了高速出口,人生就是这么充满意外。
这个续航数据,就是告诉你,忘了加油站这个东西吧,一年去个两三次,就当是去上厕所。
我X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儿!
大家都在说智能驾驶,什么激光雷达,什么城市NOA。吉利也给你配了,H3辅助驾驶,自动泊车,通勤领航。
但你信不信,这些功能,对于买这台车90%的用户来说,重要性不如那个2.8L的油耗。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不是特斯拉,是老头乐。
你技术再牛,算法再强,一个老大爷骑着老头乐风骚走位,突然一个神龙摆尾横在你面前,你那几十个雷达,几百Tops的算力,瞬间就CPU过载了。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系统再先进,你赔得起吗?
所以啊,现阶段的所谓智能驾驶,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个添头。有,很好,666。没有,也无所谓。
但是油耗,是真金白银。每少一个油,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养老钱。
吉利这一手,就是把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全部给你掀了,直接跟你聊最实在的。
尺寸大,价格低,油耗更是低到离谱。
就问你怕不怕?
比亚迪的秦PLUS产品经理,看到这个发布会,估计当场心态就爆了,连夜就要开会,主题就是“坏了菜了,我们中间出了一个叛徒”。
写到这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这个比喻虽然离谱,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对了?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品牌玄学。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买东西是不看性价比的。比如买奔驰的,你跟他说国产车配置多高,他只会觉得你吵闹。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社交货币。这是一种信仰,你不能跟信徒讲科学。
再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毛坯,做工粗糙,他会告诉你这叫极简主义,是工业风,你不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吉利银河星耀6的目标用户,不是这群人。
它的目标用户,就是最广大的,对价格极其敏感,对油耗极其在乎,对空间有着朴素追求的普通家庭用户。
这些人,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基本盘。
所以,你问我这车能不能撼动比亚迪的地位?
朋友,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撼动不撼动了,是吉利已经扛着炸药包冲到了比亚迪的碉堡下面,嘴里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你死我活。
最终的赢家是谁?可能不是吉利,也不是比亚迪。
而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他们打得越疯,我们能买到的车就越便宜,越实在。看着这帮大佬互相掀桌子,还挺带感的。
这波啊,这波是神仙打架,凡人享福。典中典。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