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

最近有个新闻,讲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说中国车企,什么名爵、比亚迪、奇瑞这些“网约车专供”选手,在英国那个老钱遍地走的地方,居然拿下了12.4%的市场份额。

我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这帮哥们儿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不是去开拓市场的,他们是去掀桌子的。你以为这是商业竞争?错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魔道入侵,讲究一个寸草不生。欧洲那帮还在琢磨“品牌百年传承”的老佛爷们,估计现在正端着红茶,手抖得跟帕金森一样,满脑子都是“这帮野蛮人怎么不讲武德?”

武德?都什么年代了,还讲武德。现在车圈的唯一法则就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餐厅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帮中国车企远征欧洲,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手还要把厨子绑走。最好的竞争,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在废墟上吃压缩饼干。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说英国政府有什么“2030禁售燃油车”的政策利好?诶,是是是,政策是对所有人都公平的。但问题是,有的人拿到了屠龙宝刀,只会用来切水果,而有的人,拿到水果刀,都能给你上演一场血滴子。欧洲车企就是前者,拿着政策的鸡毛当令箭,慢悠悠地挤牙膏,一款电动车能预热三年,发布会PPT做得比车都科幻。而中国车企呢?他们根本不跟你玩预热,他们是直接闪电战,把成品开到你家门口,敲锣打鼓地问你:“就这个配置,这个价格,就问你怕不怕?”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这已经不是产品维度的竞争了,这是物种入侵。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我们来掰扯一下这几个“入侵物种”的打法,简直典中典。

先说名爵,这哥们儿简直是“价格刺客”附体。那个MG4 EV,在英国卖得比本土的大众ID.3便宜一大截,配置还比你高。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欧洲同行的鼻子说:“你们,都是垃圾。”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辆破车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你跟我讲什么品牌文化、历史底蕴?对不起,我只想用更少的钱,买一个更大、更快、屏幕更多的“移动沙发”。

欧洲人傻吗?不傻。当一个外观还行、配置拉满、价格便宜一半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什么“英伦骄傲”都得往后稍稍。这就好比你本来准备花大价钱请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结果发现隔壁大排档的师傅用一半的钱给你炒了十八个菜,味道还不错,你选哪个?你嘴上可能会说米其林有格调,但身体会很诚实地走向大排档。

然后是比亚迪,这位更是重量级。如果说名爵是步兵渗透,那比亚迪就是开着高达来的雷电法王。它不跟你谈性价比,它直接跟你谈技术碾压。刀片电池、DM-i混动,这些玩意儿在国内已经把友商卷得快要皈依佛门了,现在原封不动地搬到欧洲去。这就叫降维打击。欧洲车企还在研究怎么让电池更安全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电池给你家反向供电开派对了。

英国消费者面对比亚迪的“唐”和“海豚”,那种感觉,就像是中世纪的骑士第一次见到马克沁机枪。他们可能还在纠结我的马铠够不够厚,比亚迪已经开始哒哒哒冒蓝火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是一种信仰。但大部分人没有信仰,他们只有账单。比亚迪给的就是一份无法拒绝的账单,一份来自未来的账单。

至于奇瑞,相对低调,但打法更阴。它搞混动,专攻那些对纯电有里程焦虑、又想体验一下电驱快感的家庭用户。瑞虎8 PHEV这种车,就是一个“万金油”。它告诉你,既要又要还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它不像名爵那么赤裸裸地拼价格,也不像比亚迪那样秀肌肉,它就像个潜伏在你身边的中产邻居,温文尔雅地告诉你,过日子,得精打细算。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当你被生活毒打之后,你就会爱上“精打细算”本身。

这三家车企的成功,背后是什么?是所谓的“快速反应”和“精准定位”吗?放屁。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那都是商业评论家们为了卖课编出来的词儿。核心就两个字:发疯。他们在中国国内这个全球最变态的“蛊域”里,已经被逼疯了。他们的供应链已经不是链条了,那是一套活的神经系统,市场昨天想要个彩电,他们今天就能把冰箱塞车里。他们的研发逻辑不是“用户需要什么”,而是“我能给你什么你想象不到但用了就回不去的东西”。

这帮老东西是真的该死啊!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我给你演绎一个荒诞场景。大众的设计师,可能还在为了一个仪表盘的UI风格,跟产品经理吵上三个月,以彰显德意志的严谨。而同一时间,中国的工程师可能已经把无人机、投影仪、甚至火锅都集成到车里了,并且通过OTA推送了三个版本。严谨?严谨在绝对的速度和无底线的内卷面前,一文不值。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牛逼,打得过人性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个比喻有点用力过猛,但又他妈的无比贴切。

所以,你看,12.4%这个数字,根本不是什么“逆袭成功”的军功章。它是一个信号,是一个冲锋号。它在告诉全世界的“旧势力”,那套体面的、绅士的、按部就班的玩法,结束了。一群饿了三百年的狼冲进了羊圈,你跟他们讲餐桌礼仪?他们只想把你生吞活剥。讲真,也不是只靠便宜,你看他们也开始整点品牌故事了,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机你太美。

对于英国市场来说,这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次重生。但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什么12.4%,他们的目标,是把整个棋盘都给扬了。搞得我都想去英国开滴滴了,感觉那边人傻钱多。

别再说性价比了,国产车在英国卖爆的真正原因,就俩字:发疯-有驾

最终,没有引领者,只有一片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废墟。而我们消费者,就在废墟上,开着最便宜、配置最高的车,幸福地捡东西吃。这,才是这场“车圈重塑”大戏,最朋克也最真实的结局。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