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我刷到一个帖子,一个哥们儿国庆喜提全新ES8,蓝外红内,加价选的苏木红,仪式感拉满,字里行间那种满足感,几乎要从手机屏幕里溢出来,糊我一脸。他说“所有的期待都化作了满意的微笑”,“等待也值得”。
典中典。太典了。
这不是一篇提车作业,这是一篇宗教皈依的“得道”感言。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你,他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信仰的图腾,一种身份的确认。你以为他在说车?不,他在跟你谈心。
当下这个车圈,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它是一场大型的“心魔”修仙赛。有的品牌在炼丹,疯狂堆料,800V、激光雷达、大模型,恨不得把元素周期表都塞进车里;有的品牌在炼器,搞一体化压铸,造火箭,一副要把物理学圣剑插到对手坟头上的架势。但蔚来不一样,李斌老师走的是另一个赛道——修炼“心法”。
他悟了,彻底悟了。他发现,卷技术的尽头是同质化,卷价格的尽头是自爆。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跟你的客人们说,来,我们辟谷。我们不聊吃饭这么俗气的事,我们聊精神,聊感觉,聊我们是一家人。
那个哥们儿帖子里提到的“仪式感”,就是蔚来心法的核心。那个纪念币,那个高级的苏木红内饰,那个让你躺平的零重力座椅,还有那个能在堵车时给你一瓶冰阔落的小冰箱。这些东西,从纯粹的“车”的角度看,是锦上添花,甚至有点不务正业。但从“心法”的角度看,这都是“法器”。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给你提供情绪价值,让你觉得你不是一个冰冷的消费者,而是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家人”。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你买的时候它只有硬币那么大,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亏。但只要浇上“服务”和“社区”的水,它瞬间就能膨胀成一张巨大的、温暖的、能包裹住你所有虚荣心和孤独感的热毛巾。那一刻,你觉得一切都值了。加价选的苏木红?那不是钱,那是给信仰充值的香火钱。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越来越理解这种逻辑。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台更快、更智能的车吗?可能需要,但更需要的,是一种“确定性”。一种“我没买错”的确定性,一种“我被人理解”的确定性,一种“我花钱买到了快乐”的确定性。蔚来卖的,就是这个确定性。它把这个东西做成了产品,打包卖给你。
这套打法,同行看了也得傻。你跟他聊三电,他跟你聊NIO House;你跟他聊智驾,他跟你聊换电站旁边有没有星巴克;你跟他聊价格战,他说我们车主自己办了个音乐节。就问你怕不怕?你拿机关枪扫射,人家直接开金钟罩铁布衫,物理攻击免疫。你跟他讲科学,他跟你讲玄学。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因为这种不讲理的竞争,比降维打击还降维打击。
当然,这种品牌玄学不是谁都能玩的。奔驰玩得,特斯拉也玩得。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这个屏幕不好,那个内饰毛坯,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告诉你“你不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蔚来现在,就是要把自己也变成这种“玄学品牌”。它的护城河,不是技术,不是工厂,而是成千上万个发自内心觉得“等待也值得”的车主。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卫道士,替一个品牌找补。但讲真,这个现象本身就很有趣,不是吗?它证明了汽车这个工业产品,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彻底超越了工具属性,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一种精神寄托、一种部落身份的标签。
那个小冰箱,真的不仅仅是一个冰箱。在你老婆因为堵车而烦躁的时候,在你孩子因为长途而哭闹的时候,你能从里面拿出一瓶冰镇酸奶。那一刻,你不是一个司机,你是这个家庭的英雄,是能用魔法变出快乐的雷电法王。这个场景的价值,能用钱衡量吗?不能。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一针多巴胺!直接打进血管里那种!
所以,你跟蔚来车主谈性价比,约等于在跟哈根达斯讨论为什么它不按斤卖。他只会觉得你疯了,或者你穷疯了。因为人家买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人家买的是那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叫做“美好生活”的幻觉。
而那个幻觉,该死的,有时候还真的挺诱人。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