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在讨论。
说的是沃尔沃的旗舰SUV,就是那个块头很大的XC90,价格一下子降了快二十万,有些地方办齐了五十万出头就能开回家,这优惠力度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奇怪的是,价格都这么给力了,买的人却不多,九月份全国也就卖了八百多台,这个数字对于一款豪华品牌的主力车型来说,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反观它的老对手奥迪Q7,虽然优惠也不小,但整体价格还是坚挺一些,可销量却稳稳地压过XC90一头。
这就让大伙儿想不明白了,同样是豪华大SUV,沃尔沃这都快把“骨折价”写在脸上了,为什么大家还是更愿意多花点钱去买奥迪Q7呢?
这背后到底差在哪了?
咱们先从一个最现实,也最接地气的角度说起,那就是开出去给人的感觉。
在中国,车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很多时候它还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圈子。
奥迪这个牌子,在国内经营了几十年,四个圈的标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豪车,是“BBA”里的一员,开出去参加个朋友聚会或者商务场合,都觉得有面子。
这种品牌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是几代车型积累下来的口碑。
而且,奥迪Q7在二手车市场也更受欢迎,过几年想换车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这也让很多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在买车时会多一份考虑。
沃尔沃就不一样了,它一直宣传的是安全、环保、低调。
喜欢它的人,可能欣赏的是那种不张扬的北欧风格,觉得这是一种品位的体现。
但在更广大的消费群体里,这种“低调”有时候就变成了“没啥存在感”。
花五十多万买个车,结果开出去很多人都不认识,甚至会问“你这车得三十万吧?”,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当两款车的价格差不多时,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那个知名度更高、社交属性更强的奥迪Q7。
再来说说车本身的核心部件,发动机。
这也是XC90一个绕不开的槽点。
不管你买的是四十多万的入门版,还是六十多万的顶配,它全系用的都是一台2.0T的四缸发动机。
虽然通过加涡轮、加机械增压,把动力数据做得还不错,百公里加速最快也能到六秒多,日常开肯定够用。
但问题是,这可是一台旗舰级的豪华SUV啊。
在这个价位,消费者期待的不仅仅是“够用”,更是一种从容和体面。
奥迪Q7虽然也有2.0T的版本,但人家给消费者提供了3.0T V6发动机的选择。
六缸发动机带来的那种平顺、浑厚的动力输出质感,以及那种动力储备充足的底气,是四缸发动机怎么调校也给不了的。
这就好比你去吃一顿大餐,花了差不多的钱,一家店只给你上精致的鸡胸肉,另一家店虽然也有鸡胸肉,但同时告诉你,想吃正宗的牛排也有。
对于很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来说,有没有这个选择权,本身就是一种豪华的体现。
沃尔沃这种全系四缸的策略,在别的车型上或许可以理解,但在XC90这款旗舰上,就显得有点“诚意不足”了。
接下来看看车里面的配置,这届消费者可都是火眼金睛,一点小动作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沃尔沃这次改款,有些做法确实让人觉得不够厚道。
比如有一款主销的B6智远版车型,居然把原来的真皮座椅换成了仿皮。
消息一出来,网上很多人就不乐意了,觉得这是在看不见的地方省成本,是典型的“减配”。
而且,作为一款车长接近五米的大车,在市区停车、过窄路都挺考验技术的,结果低配车型连个360度全景影像都没有,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现在很多十几万的国产车,都把这个功能当成标准配置了。
一个以安全著称的品牌,在这些能直接提升用车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配置上这么吝啬,确实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反观奥迪Q7,内饰设计虽然谈不上多新潮,但胜在用料扎实,做工精细,车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流畅度也做得很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可靠,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实处。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的维度已经完全变了。
以前大家买车,看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但现在,智能化成了新的赛道。
特别是我们国内的新能源品牌,像理想、蔚来,已经把智能座舱和用户体验玩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理想L9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搬进了车里,车机系统可以像手机一样随时在线升级,语音助手聪明得能听懂各种指令,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用车习惯。
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车已经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的“家”。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沃尔沃XC90就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它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功能上,智能化体验相对落后,缺乏吸引年轻消费者的亮点。
当别的车企都在拼智能驾驶、拼人机交互的时候,XC90还在为要不要标配一个360影像而纠结,这在竞争中自然就落了下风。
最后,XC90的降价优势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因为在目前这个市场环境下,不只是它一家在降价,整个豪华车市场都在进行价格调整。
奥迪Q7有各种金融政策和补贴,宝马X5、路虎发现等竞争对手也都有不小的优惠。
当大家都在打折的时候,沃尔沃所谓的“降价二十万”也就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了。
说到底,沃尔沃XC90的困境,是它过去赖以生存的优势,比如安全、环保、简约设计,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核心卖点了。
而新的消费热点,比如品牌价值、动力级别、智能化体验,它又没能及时跟上。
所以,即便它放下了身段,用巨大的优惠来吸引顾客,但在一个选择如此丰富的市场里,消费者们还是用自己的选择,投出了最真实的一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