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18890台,这数字摆出来,乍一看,好像也没那么惊人,毕竟燃油中级车市场,帕萨特还在两万多晃悠呢。但细品一下,对于换代没多久的迈腾B9来说,能在竞争白热化、新能源风头正盛的当下,靠着一副“传统”身板,迅速爬升到这水平,这背后肯定藏着点不一样的东西。
它不是简简单单换个壳子,加长点尺寸就完事了。这次迈腾B9的“杀手锏”,或者说最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点意外的,是它在智能驾驶辅助上的突破。谁能想到,一台大众的燃油车,居然能把这块儿做得这么像样?
尤其是那个IQ.Pilot系统,听说还是跟大疆联手捣鼓出来的,而且特别强调是“专为我国路况研发”。这就有点意思了。不是拿来主义,而是针对性优化,这态度本身就值得玩味。
这套L2+级的辅助系统,放在一堆新能源车里可能不算顶尖,毕竟华为的ADS 3.0那些已经奔着更高去了。但别忘了,它是一台燃油车。在燃油车的圈子里比,迈腾B9的智驾能力,说它排在第一梯队,应该没人反驳吧?
具体用起来,像那个全速自适应巡航,最高能跑到130千米每小时,挺实用的。更关键的是,它对那些“奇奇怪怪”的路面障碍物识别挺准,反应也快。这玩意儿,对于日常通勤或者跑高速,安全性和便利性确实比老款提升了一个段位,这才是它在科技感上能打的点。
有了这套聪明的“大脑”,内饰也得跟上节奏。高配车型那“三联屏”设计,中间15英寸的2K大屏,副驾还有个11.6英寸的娱乐屏,加上10.25英寸的仪表和7.1英寸的HUD抬头显示,这配置堆料,完全是为了衬托它的科技内核,营造那种越级的高级感。
这种科技感的营造,结合它原本就不错的空间表现(轴距跟老款一样是2871毫米,但车长拉到了4990毫米,比B8长了足足124毫米),体型都快赶上君越了。坐在后排,即便身高1米78,腿部空间还有两拳三指,头部也有一拳多余量,舒适性没得说。
至于外观设计,虽然见仁见智,但贯穿式灯带、发光车标、犀利的线条,明显是在往年轻化、时尚感上靠拢。这其实也是在为它的内在科技升级打配合,让整台车看起来不再是那种纯粹商务、有点沉闷的形象,而是更有活力、更愿意拥抱新技术的姿态。
动力还是那回事儿,300TSI的1.5T发动机(160匹马力,250牛米扭矩,配7挡干式双离合),或者380TSI的2.0T(22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配7挡湿式双离合)。这套组合大家都熟,谈不上惊艳,但胜在稳定可靠。它就像是给这套新鲜的智能系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
所以,迈腾B9这次能卖到18890台,甚至更高,核心原因或许不在于它加长了多少,或者内饰多了几块屏那么简单。真正让它在新能源浪潮下还能站住脚,甚至销量回暖的,可能是它那套出乎意料、且针对中国市场优化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是传统的燃油中级车,只要在核心技术方向上做出真正有感知、有价值的创新,尤其是在国人越来越看重的智能化方面发力,依然能够赢得市场的认可。这也许才是大众这次“懂国人”最精髓的地方,不是外观内饰的微调,而是给了消费者一个选择燃油车的“智能”新理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