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2010年,当吉利汽车宣布以18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收购瑞典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时,整个汽车行业都炸开了锅。那时候的吉利,只是一个年净利润刚过11亿人民币的中国民营车企,掏出120亿去买一个连年亏损的外国品牌,简直像是天方夜谭。15年过去了,这场被外界称为“蛇吞象”的交易到底给吉利带来了多少回报?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一场豪赌的起点

2010年的全球汽车行业,还在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里慢慢爬出来。沃尔沃,这个瑞典老牌豪华车企,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99年,沃尔沃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以64亿美元收购,但接下来的十年,福特没能让它重现辉煌。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根据福特2010年年报,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只有32.4万辆,比1999年的50万辆少了整整三分之一。更糟的是,2009年沃尔沃税前亏损高达6.62亿美元(约44.3亿人民币),2010年虽然勉强收支平衡,但依然是个烫手山芋。

福特的管理失误是原因之一。他们试图把沃尔沃的技术拿去支持其他品牌,比如路虎和阿斯顿马丁,但对沃尔沃自身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更新却投入不足。金融危机一来,福特自己也撑不住了,急着甩掉这个包袱。于是,沃尔沃被摆上了货架,标价18亿美元。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与此同时,中国的吉利汽车正在迅速崛起。吉利1986年起步,最早是做冰箱的,1997年才跨行造车。到2010年,它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年销量41.5万辆,年净利润11.8亿人民币。虽然在国内混得不错,但放眼全球,吉利跟福特、通用、丰田这些巨头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吉利的老板李书福却不甘心只做“小玩家”。他看中了沃尔沃,不仅仅是因为它便宜,更因为这是一个翻身的机会。18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对当时的吉利来说,几乎是把家底掏空再加上借债才能凑出来的数字。这笔钱相当于吉利67年的净利润总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交易公布后,外界一片唱衰声。《金融时报》直接评论:“中国企业根本不懂怎么经营豪华品牌。”很多人担心,吉利接手沃尔沃后,会把这个高端品牌拉下水,甚至毁了沃尔沃的口碑。毕竟,吉利当时主打的是低端市场,跟沃尔沃的豪华定位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场收购,看起来更像是李书福的一场豪赌。

掏空家底与举债:收购的艰难过程

2010年3月28日,吉利和福特在瑞典哥德堡签下收购协议,8月2日交易正式完成,总金额18亿美元。具体支付方式是13亿美元现金,外加2亿美元票据,还有6300万美元的后续调整款。对于年利润只有11.8亿人民币的吉利来说,这笔钱是怎么凑出来的?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答案是:借。李书福带着团队跑遍了国内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从国有大行到地方信用社,能借的都借了。但这还不够,国内资金缺口太大。无奈之下,吉利居然向福特借了2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举动,卖家借钱给买家,这种操作在汽车行业里几乎闻所未闻。最终,吉利硬是凑齐了13亿美元现金,把交易敲定。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钱到位了,麻烦才刚开始。沃尔沃的员工和管理层对这个来自中国的“新东家”充满怀疑。他们担心吉利会把沃尔沃变成低端品牌,或者直接把技术掏空回中国。瑞典的工会也很紧张,生怕吉利裁员或者搬走生产线。

为了打消这些顾虑,李书福亲自出马。他飞到瑞典沃尔沃总部,跟管理层开了好几次通宵会议,承诺不干涉沃尔沃的运营,保留它的品牌独立性,甚至保证研发和生产继续留在瑞典。这些承诺慢慢稳定了人心,也为后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收购完成后,吉利马上推动了两边的技术整合。他们跟沃尔沃一起开发了CMA(紧凑型模块化架构)和SPA(可扩展平台架构)。这两个平台后来成了吉利和沃尔沃崛起的基石。CMA架构既能支持沃尔沃的XC40这样的高端车型,也能用在吉利的领克品牌上;SPA架构则支撑了沃尔沃的XC90和S90等旗舰车型。这种技术共享,不仅救活了沃尔沃,还让吉利的产品线一下子上了好几个台阶。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15年的回报:吉利赚了多少?

收购后的沃尔沃,在吉利的支持下逐渐找回了状态。2010年,沃尔沃全球销量只有21.1万辆,到2024年,这个数字飙升到76.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整整翻了三倍。中国市场是主力,2024年贡献了超过15万辆的销量。财务上,沃尔沃也扭亏为盈,2024年核心营业利润达到270亿瑞典克朗(约26亿美元),利润率从2023年的6.4%涨到6.8%。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新车型的成功是关键。XC90、XC60这些SUV卖得火爆,电动车EX30的推出也让沃尔沃在新能源领域站稳了脚跟。相比福特时代的萎靡,吉利让沃尔沃重新成了豪华车市场的玩家。

吉利自己的变化更惊人。2009年,吉利销量才32.7万辆,2019年就涨到136.2万辆,增长了三倍多。到2023年,吉利控股集团(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领克等品牌)的总销量达到279万辆,其中吉利汽车单独卖了168万辆。净利润虽然因年份波动,但从2010年的11.8亿人民币涨到后来的几十亿,整体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技术是吉利飞跃的核心。CMA和SPA架构让吉利的车型从低端走向中高端,领克品牌的推出更是直接对标合资车。零件通用率高达78%,生产成本降下来,竞争力自然就上去了。

吉利还借着沃尔沃的全球网络,把自己的品牌推向了海外。领克通过沃尔沃的渠道进入欧洲,2023年在荷兰和德国的销量稳步增长。吉利还在中国建了成都和大庆两个沃尔沃工厂,生产的车不仅卖国内,还出口到130多个国家。这让吉利的国际化步伐比其他中国车企快了一大截。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沃尔沃的市值增长也给吉利带来了真金白银。2021年,沃尔沃在斯德哥尔摩上市,初期市值约190亿美元(1630亿瑞典克朗)。虽然到2025年市值跌到50亿瑞典克朗(约5亿美元),但吉利作为大股东,通过持股和分红已经赚了不少。更别提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价值,这些是钱都买不来的。

具体赚了多少不好算,但有个粗略的对比:当初花了120亿人民币买沃尔沃,现在沃尔沃光市值就值几十亿,加上技术共享带来的利润和吉利自身的增长,这笔投资的回报率绝对是天文数字。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成功背后的经验

吉利收购沃尔沃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上的双赢。CMA和SPA架构让两家公司都受益,沃尔沃靠它推出了新车型,吉利用它升级了产品线。这种合作模式,既省钱又高效,是吉利能翻身的关键。

李书福当初承诺不干涉沃尔沃的运营,这个决定很聪明。沃尔沃保留了瑞典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品牌的高端形象没受损,反而借着吉利的资源重新崛起。这也让员工和管理层愿意配合,避免了文化冲突。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中国市场是吉利和沃尔沃崛起的底气。沃尔沃在中国销量猛增,吉利也靠着本土优势站稳脚跟。这证明了中国车企走出去,不光要靠技术,还得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做后盾。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给中国汽车行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它告诉大家,国际化不是光靠砸钱就行,得有战略眼光和技术积累。吉利用120亿买来的不仅是沃尔沃,还有一个通往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这15年,吉利从一个低端品牌变成了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头羊,沃尔沃也从亏损边缘变成了豪华车市场的黑马。这场交易的回报,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利润,更是中国车企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漂亮亮相。

放眼未来,吉利和沃尔沃的路还很长。新能源和智能化是大趋势,沃尔沃已经在电动车领域发力,吉利也在推领克和几何这些新品牌。中国车企要想在全球混出名堂,吉利的经验值得好好学学:大胆收购,技术合作,再加上本土优势,说不定下一个“吉利”就在不远处。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有驾

15年,120亿,换来的是销量、利润和技术的大爆发。吉利赚了多少?恐怕连李书福自己都得掰着手指头算半天。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豪赌,他赌对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