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宝马5系长轴距版和宝马i5上市了,43.99万元起的定价直接杀进豪华中大型车市场的核心战区。燃油与电动双线并进,7款燃油+3款纯电的阵容看似熟悉,但细看配置单你会发现:入门即配无钥匙进入、取消宝华韦健选装、全系不再支持AR导航——这些变化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宝马在智能化转型期的一次“减法”深思。这背后,到底是精简成本,还是战略聚焦?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先说外观,新款最明显的变动其实是“看不见”的颜色调整。全系新增宝石青,但取消了此前颇受年轻人欢迎的砂金石红色。我曾试驾过砂金石红的i5,阳光下一闪一闪的金属颗粒感确实吸睛,如今停售多少有点遗憾。不过新增的宝石青倒是沉稳大气,更适合商务场合。而更值得关注的是,530Li尊贵型和i5 xDrive50L这两个高配车型,把原本要加8000元的磨砂纯灰色外漆直接变成了标配,还把曜夜套装(黑色高光饰条)也列了进去。这说明宝马在悄悄“往上堆配置”,把原本属于选装包的个性化元素变成高配车的“身份象征”,逻辑很清晰:让你买高配的理由更充分。
再看前脸,双肾格栅依旧巨大,但M运动套装的倒梯形下进气格栅让整车多了几分攻击性。我开过一台带曜夜套装的i5 eDrive40L,黑色高光饰条在阴天时几乎“隐身”,整车轮廓显得更整体、更未来感。而豪华套装的镀铬条虽然经典,但在新能源时代略显“老派”。车尾的扩散器造型也分两种,M运动版明显更激进。宝马在用细节告诉你:选哪个套装,不只是审美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坐进车内,那块12.3+14.9英寸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依然是视觉C位。我第一次上手时还挺不适应——空调控制全靠触控,功能岛那几个物理旋钮虽然保留,但调节音量时总有延迟感。不过用熟了之后,反而觉得这种“极简”挺对味,尤其是配合平底方向盘,坐进去就有种“我要开车”的仪式感。全系标配全景天幕是个加分项,尤其对长轴距版后排乘客来说,头顶空间不再压抑。但夏天暴晒时,遮阳帘的隔热效果一般,这点我建议各位车友后期加贴隔热膜。
配置上最让我意外的,是Harman/Kardon音响从“高配专属”变成了6000元可单独选装,而曾经的旗舰级宝华韦健音响直接下架。这操作有点意思。宝华韦健音质确实惊艳,但价格高、体积大,对空间和成本都是考验。宝马这一刀砍下去,可能是意识到:大多数用户其实不需要“音乐厅级”体验,6000元的哈曼卡顿已经够用。这背后是豪华品牌在电动时代对“性价比”的重新定义——不再盲目堆料,而是精准匹配需求。
另一个大变化是无钥匙进入(含数字钥匙Plus)从选装变标配。我身边有位老车主就吐槽过老款要加3000元才能有这功能,“连门都进不去还谈啥豪华?”如今宝马终于跟上了时代节奏。但反向操作是:AR实景导航被全系取消。这功能我试过几次,导航箭头“贴”在真实路面上确实炫酷,但实际使用中延迟高、识别不准,反而不如传统地图直观。宝马砍掉它,或许是觉得“噱头大于实用”。
动力方面,新款基本没变,但值得深挖的恰恰是“不变”。燃油版525Li和530Li继续用2.0T+48V轻混,最大功率140kW/190kW,零百加速8.2秒和6.5秒。这数据放在今天不算炸裂,但宝马的调校功力在于“顺”。我试驾530Li时,在山路上连续过弯,8AT变速箱总能提前预判降挡,动力输出像丝绸一样顺滑。四驱版本的xDrive系统在雨天过弯时也极其稳健,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几乎无感。宝马没去拼零百,而是把“人车沟通感”做到了极致。
纯电的i5这边,eDrive35L和eDrive40L是后驱单电机,xDrive50L是双电机四驱,CLTC续航分别是618km、713km和651km。有趣的是,后驱版续航反而比四驱长,这说明宝马在能效管理上更倾向于“轻量化优先”。我试驾过i5 eDrive40L,电机响应快得像踩了电门开关,但动能回收调得偏线性,松油门时不会有“拖拽感”,开惯了燃油车的人也能无缝切换。不过底盘调校还是偏德系——硬朗,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会抱怨,但高速过弯时那份沉稳,新势力们还得再练练。
说到竞品,奥迪A6L起售价42.79万,奔驰E级45.18万,价格上5系卡在中间。近半年销量上,5系58267辆,落后于两位老对手。为什么?我跟几位潜在买家聊过,有人觉得A6L科技感更强,有人偏爱E级的“行政范儿”,而5系的运动标签在商务场景里反而成了“不够稳重”。宝马的难题在于:如何让“驾驶者之车”的形象,不被市场当成“不适合当老板座驾”?
纯电市场更卷。蔚来ET7起售42.8万,阿维塔12只要28.99万,享界S9 39.98万,价格全比i5有优势。近半年i5只卖了3958辆,压力山大。新势力们靠智能座舱和换电模式抢市场,而i5却砍掉了AR导航、不提供高阶音响,看起来像在“反向操作”。但换个角度看,宝马可能在坚持自己的节奏:电动化不等于智能化堆砌,驾驶本质才是核心。
说到这里,我得抛个问题:豪华品牌的“豪华”定义,正在被新势力重新书写吗?以前是真皮、木纹、高级音响,现在是大屏、语音、自动泊车。宝马这一轮配置调整,像是在传统豪华与科技潮流之间走钢丝。取消宝华韦健、AR导航,是务实,但也可能让部分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流失。
但从长远看,宝马把磨砂漆、曜夜套件下放高配,是在强化“高价值感”而非“高配置量”。这或许是一种更健康的策略——不靠堆配置拉销量,而是用品牌调性和驾驶质感留住真正懂车的人。
最后聊聊安全和驾驶建议。全系标配的L2级辅助驾驶够用但不算激进,车道保持在弯道容易退出,自适应巡航的跟车逻辑偏保守。我建议大家在高速上开启,市区拥堵时还是自己掌控更安心。另外,虽然数字钥匙很酷,但手机没电或信号差时,实体钥匙仍是最后保障——别忘了随身带。
新款5系和i5没有颠覆性变化,但每一处调整都值得琢磨。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什么都想给”,而是告诉你:“我们要的是精准的豪华”。如果你想要一辆开起来爽、坐起来体面、用起来省心的车,它依然是首选之一。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科技大满贯”,那可能得看看别家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电动化浪潮下,你更看重一辆车的驾驶质感,还是智能科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我是懂车帝许博,一个爱开车也爱聊车的“老司机”,有问题尽管问,咱们下期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