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给电动车安了个雨棚,一张嘴就是罚款5000块?这事听着就像个段子,可它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11月这阵风刮得是真有点邪乎,尤其是在广州,骑电动车的要是没听说这事儿,那可真就落伍了。以前大家总觉得,改装嘛,查也就是查店家,跟我们这些骑车的关系不大。现在可好,人家玩起了双向问责,店家跑不了,骑车的也得乖乖掏钱。最高5000,这数字砸下来,可比冬天的风还冷。
其实大伙儿给车上添点东西,图的啥?还不是为了方便。就说那雨棚,下雨天接孩子,没它行吗?还有外卖小哥,深夜里穿街走巷,没个亮瞎眼的射灯,心里能踏实?再说了,那挡风被,冬天里要是没它裹着腿,估计没几个人有勇气出门。这些东西,大伙儿管它们叫神器,听听这名字,就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它们有多重要。可现在,这些神器一夜之间全成了违禁品。
北京那边也动真格的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人拿着卷尺,就在店门口一辆一辆地量。车把宽度不能超0.15米,车身总长不能过1.2米,座椅长度更是卡死了35厘米。稍微长出来一点,对不起,店家直接面临三到五万的罚单。你说店家冤不冤?他们也想按规矩来,可用户有需求啊,很多人买车就是为了能带个人,原装那又窄又短的座椅,坐着都嫌憋屈,别说带人了。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可能就是那个鞍座了。规定死死的长度不能超过35厘米,可很多人买来第一件事就是换个加长的,图的就是个舒服,偶尔还能带一下朋友。结果现在这成了重点严查对象,说你这属于非法改装,会影响车辆平衡,有安全隐患。这话听着是没错,可对于那些天天骑着它奔波的人来说,一点点舒适和便利,难道不重要吗?
这波操作下来,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靠电动车吃饭的人。外卖小哥们以前最爱加装的就是保险护杠,觉得能保护一下车子,万一有个小刮蹭也不心疼。现在呢?护杠也成了雷区,一碰就炸。还有那爆闪灯,确实晃眼,但对他们来说,那是夜路上的护身符,是为了让别人在漆黑的巷子里第一时间看见自己。
据说现在新出厂的车,都强制要求安装北斗定位和防篡改技术。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连偷偷摸摸提个速的机会都没有了,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技术越来越先进,管得也越来越宽,可路上的我们,似乎是越来越不方便了。
以后这3.8亿的电动车大军,上路可都得小心翼翼了。射灯、雨棚、加长鞍座、挡风被、保险杠,这些曾经带来温暖和便利的神器,现在成了悬在头顶的罚单。说到底,规则和人情,到底哪个该占上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