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米增程SUV,等了又等,实际路上见过没?——一线用车琐事与坊间闲聊
小王家住闵行,楼下小区停车场最近多了一辆遮着黑布的“小米试验车”,据说厂里小伙子在做测试。前两天早晨去菜场买菜,碰到物业保安聊天,他一边扫地一边顺嘴提了两句:“听说小米这部新车的增程系统没那么快,得27年才能上路。”这事儿小区里流传得挺热闹,有人说还是买纯电痛快,增程的啥新鲜劲?不过这车的外形,确实跟小米房车不一个路子,四四方方,车头还鼓着个雷达包,看着老远有点像老外说的那种美国穿越SUV。
讲起来,小米这路增程技术,厂子内部其实早就有动作了。表哥前阵子刚在上海看到有招聘广告挂着——“增程系统采购经理”,听说这岗位要求得是搞发动机或者电力电子的老手。有人在群里闲聊说,这种岗位其实早安排了,不少部件跟供应商都谈妥了,可整车量产一直在推,没准等到27年咱们才真看见路上跑。
过来和柏总修车瞎侃,提起试验车路试的事儿。他说:“那部小米增程SUV我在外环碰到过一次,下面是‘特仑苏’的试验牌照,外形挺凶,三排座椅老大。个头比现在的小米YU7胖一圈,估计是主打大户家庭,从头到尾没见运动风——倒像是北方市场用的硬派车,都讲究空间和实用。”柏总提醒一句:“他们吹后轮转向,没准儿真能像阿尔法那套一样掉头不费劲。不过你要说城市里真好用,有人开过的都知道,能灵活才是硬道理。”
其实小米这两年纯电做得火,尤其是SU7一上路,朋友圈都在晒快充。邻居阿灿去年就抢了部SU7 Ultra,周末拉着家人去崇明岛开了圈,说电动的空气悬架是真能“吃烂路”,但三电机那套,过弯有点“神经质”,有点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味道。群里的老吴吐槽,YU7新上市那阵子,他趁促销试过,说双腔悬架软硬兼顾,CDC减震能听懂,他觉得有点像以前皇冠那套“魔毯”,不过南方这边趟泥泞路,实际体验仁者见仁。
有段子在车友群里流出来,说某次小米增程试验车扎胎进了修理铺——师傅用上海话念叨:“这玩意儿底盘不像常规新能源,杂七杂八的零件多啊,修起来费点神。”听他们聊,整车供应链虽说大头靠国内,但关键增程系统有小众零部件不太好配,修理铺老板时不时发愁:“以后你们开这车,得心里有数,特殊件别想当场有货,都得等。”这行业八卦有时候传得比新闻还快。
另外,车友群里聊起“冷门配置”那档,突然有人吼一句——据说未来小米增程版准备上四区独立空调,还带一套不常见的“内置备用油箱切换装置”,说是应对长途断电。真假说不清,但聊起来大家就爱瞎猜。也有老人念叨,增程技术到底可省多少油,还得用过才知道,不是广告说得那么神。老陈自家开的混动老凯,前阵子就抱怨,增程一年下来保养省不了钱,油耗还添了点。
转头看那部遮布谍照的试验车,有天凌晨正赶上试车车队调头,小区邻居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说轴距大得像以前丰田红杉,估计真上量得去北方市场才吃得开。附近洗车店老板悄悄说了一嘴:“电池包位置有点怪,底盘看着跟BYD、理想那种不是一路子。”这些碎话都在群里飘着,没人当真,也没人彻底懂透,反正新车上市,大家都当新鲜事。
过段时间,这试验车撤走了,最后灰尘一层厚,物业都认不出还没归属哪家。楼下车主们猜着八卦,有人还说“这车若真能扛得住上海梅雨天、北方沙尘暴,那才实在”。没等量产,谍照和闲言碎语半城都是,谁晓得到时路上真见了,是不是跟小王家前几年那部泛黄的老广汽增程车命运一样——上市一年,转手去山东二手市场安家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