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买车都会考虑新能源车型,不管是人生第一台车还是老车置换,毕竟对新鲜事物多数人还是抱着比较好奇的心态。再加上这几年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车价越来越便宜,用车成本更低,同价位里性能更强,驾乘更舒适的新能源车型无疑更适合家用。
不过对于电车而言,有一个比较确定的事实,那就是在跑高速的时候,很难长时间以较快的车速持续行驶,比如压着130km/h行驶。而燃油车即便排量不大,动力也不强,不过基本能保持130的车速长时间行驶。特别是一些相对便宜的小电车,别说130,就是110也不敢维持太长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主要还是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对于电车而言,续航肯定是重中之重。一台电车如果掉电非常快,本来预计能跑500公里,那在一段300公里的高速路上行驶,显然不会存在里程焦虑。不过,这个500公里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行驶期间车速非常快,续航就会大打折扣。一般来说,当电车的速度超过90千米每小时,续航里程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车速越快,电量掉得也越快,本来维持在100km/h预估能跑400公里,如果车速提高到120甚至130持续行驶,可能300公里都跑不到。虽说电机的效率非常高,能达到了90%,不过当车速过快时效率就会有所下降,进一步增加能耗,最主要的原因显然来自于阻力。
举个例子,当车速从70提高到140,虽然速度是两倍,不过阻力会变为原来的四倍,甚至更多。而电机为了克服如此巨大的阻力需要更多的能量,电量就会掉得飞快。燃油车虽然也会因为车速导致油耗上升,但并不明显,毕竟汽油的能量密度非常高。而且在行驶时,变速箱可以进行相应调节,让发动机能够在比较合理的转速区间内运行,提高热效率。其实对多数燃油车来说,跑得慢油耗反而更高,特别是涡轮增压车型,市区道路油耗可能超过10升,但高速上可能只需6升。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动力系统有关。当汽车保持130km/h的车速行驶时,基本需要30kW左右的功率。燃油车即便排量只有1.2L,但60kW的功率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足够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就算长时间维持在额定功率行驶,发动机也能吃得消。但电车不太一样,虽然短时间内能够超负荷运转,比如很多零百加速两三秒的电车,提速确实快,瞬时输出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
80kW额定功率的电机,瞬时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50kW,30kW额定功率的电机也能达到60kW。既然电机爆发力这么强,厂家在设计时往往不会使用功率太大的电池,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使用就可以了,额定功率绰绰有余。而如果要快速超车,短时间内电机确实可以超负荷运转,达到峰值功率。
不过,如果长时间维持峰值功率运转,电机可能就很难胜任了,此时会导致电机、电池甚至整个电控系统出现过热情况,直接进入过热保护,这也是为什么高速上多数电车跑得不如油车快的主要原因。当然,高速上限速120,电车维持在110的车速巡航行驶问题并不大,也没必要达到130甚至140,毕竟不仅仅是能耗问题,安全才是跑高速的首要前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