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挤牙膏”玩法,老车主心梗都让你们玩明白了!
有种心梗叫“本以为自己买的是高配,结果新出的低配比我还先进”。这不是段子,是一大批理想AD Pro车主的真实写照。7月29日那场轰轰烈烈的新品发布会,本来该是科技向善、人机一体的春晚,结果看完一堆老车主直呼“血压飙升”。AD Max车型今年八月立享VLA司机大模型,AD Pro车主却要冬天才能玩上城市NOA。说好的“技术普惠”,咋一转头就限批限量、分三六九等?新能源车企业向来喜欢弄点新鲜词儿唬人,是不是又在为“硬件阉割、软件挤牙膏”套路加戏?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顺便问一句理想啊理想,你的科技底色,怎么这么容易褪色?
咱就是说,这一招明面儿上“普惠”,实际上“背刺”,属实玩出了新花样。网上一片骂声,车主群都快炸了。你看看人家去年刚咬牙上了高配AD Pro,想着“未来几年不落伍”,结果转头一新上马的低配AD Max不但便宜点,还能抢先体验神级大模型。普通人都知道理财有风险,买车竟然也有“降维打击”?车企画的饼谁没吃过,但明着玩区别对待、软件升级搞选美,这算哪门子的用户至上?一句“硬件决定上限,软件决定体验”,活活拆分成了中考模拟题,还敢喊自己“车界苹果”?套用东北话——有点太整大活儿了。
咱们拎一拎技术底细。理想吹爆的MindVLA大模型,口头上是“视觉-语言-行为三合一”,听起来像是车载AI要成精了。可一问底儿,现款AD Pro里那颗J6M芯片,算力只有Max车型的三分之一,升级算法跟狗刨似的玩命扑腾也掀不起浪。别看一个Orin-X芯片近4000块钱,Pro那颗800块成本,后期软件资源分配指定天壤之别。咱们常讲“科技无贵贱,用户一块钱”,这年头新能源讲究“软件定义汽车”。结果理想这一搞,写明了“软件包分批扔”,相当于开大型食堂却单独给领导小灶,你说普通人咋能不急眼?
现在造车界内卷得比短视频公司都狠。蔚来小鹏们为了博好感,直接搞全系同步推送,OTA进度恨不得限时特价搞个直播带货。理想整这一出,难怪有人喊“头部车企掉底线,体验分档像老牌厂商”。不是智驾不行,是车企太算盘。
不过咱得承认,现阶段国产智能驾驶,16倍算力的芯片成本压下来靠技术红利,企业经营压力巨大,理想也不是没苦衷。当初Max和Pro定位区分硬件,谁让人家买的低配芯片?你总不能掏出AD Pro的价钱,幻想坐享旗舰芯片的红利吧。这就好比KFC买个吮指鸡块套餐,还非要给人家全家桶的待遇,啥道理?理想高管那一番“硬件为王,厚积薄发”论,也自有理论体系支撑,说到底——钱花在哪儿、车就优在哪儿,车主也不是真不懂。
荔枝新闻Last week那条“分车型升级非理想初创”,其实行业惯例不少。哪怕是苹果、三星,也会优先新旗舰体验,iOS同步更在表面,基础功能背后暗藏阉割,玩明白的用户都见怪不怪。网友一边骂着“收割韭菜”,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冲顶。谁让新能源升级快,用户焦虑值高,科技速朽连手机都边缘化。换句话说,大家嘴上喊得凶,“不买、不用、不相信”?您还真别当真,新能源车迷大军任你喷再狠,优惠到了、福利来了,照样第一时间抢钥匙!
正当大伙儿以为就这样分配下去,行业惯性使然,北京的王姐突然发了一张论坛对比图——去年买的AD Pro“喜提”年底升级,今夏新提的低配AD Max“秒到”黑科技。这一下,算是真刺痛全体老用户。毕竟去年理想销售还信誓旦旦说“无差别升级”,谁想一年不到就变成“先来后到”,车主直接上论坛晒合同,翻聊天记录,那叫一个锱铢必较。你管这叫“服务”?“售后”?值不值得信任,屁股决定脑袋,但理想这波“反向割韭菜”,怕是圈了不少老用户的怒气值。
更震撼的是,过去一年理想在英伟达大会吹爆VLA大模型,造势“视觉+语言+行为”三模态融合,给人印象是“买谁都不亏”,万万没想到硬件一壁垒,直接翻脸不认人。这种分批升级的“粮票逻辑”,不是比传统手机厂商还要极致?关键新一轮OTA迭代还讲明了,Max优先、Pro次之,客户体验自己参悟。咱俗话说的好饭要一口一口吃,但不能玩明抢。你去年买车今天就被落下,能受得了吗?这不是割完一波又一波,还说你自愿,堪比“韭菜收割机进化版”。
矛盾更激烈的,消费者该听谁?销售嘴上喊“芯片够大,未来可升级”,实际推送一查,硬件天花板早埋下了命门。有人讲“谁让你贪便宜买Pro?”,可去年8月谁能料到呢?还不是被厂商一顿拉踩忽悠。新能源车行业现在最缺的不是产品,而是最起码的诚意和底线——别光想着抢先上市吸引眼球,坑人心可不是长远之计。
就算表面平息,这事后面还有大雷。先别说论坛上那群老车主,各路媒体和自媒体天天跑来问进度,一波波对比,热搜上蹲守群情激愤。理想要是真的打算年底“统一解锁”,以为能堵住悠悠众口,怕不是小看了中国网友深挖历史的爆发力。更厉害的——别家造车新势力纷纷跟进,全员同步升级,蔚来、小鹏甚至迟早搞出“一键焕新”。到那时你还分批挤牙膏,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有意思的是,部分理想粉丝打圆场“你们不懂技术壁垒,J6M和Orin-X的区别不仅仅在价格,架构、能耗也完全不一样。”可架不住吃瓜群众一句“老百姓买车,谁在意你芯片型号?销售跟我承诺不会掉队的!”反倒厂商还搁那儿玩“理工男上头”,一副“懂的自然懂、不懂不用懂”。信息差越大、误解越深,用户只会越发心寒。
有网友把这波比作智能手机进入4G换5G初期,顶配刚上手没两年,系统刷机直接卡死,老用户再怎么吵也没人管。理想车主一边体验AI助手升级排队,一边望着论坛里“新区秒提新系统”,都坐等年底OTA推送。就这“补课”进度,谁敢保证明年不会被再落一波?
说句大实话,现在买车真得多长个心眼儿。别听销售天天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硬件预埋、软件可持续升级”,一转身“过期货”就写脸上了。咱也不是说理想不努力,但你这一套分车型、分级推送,活脱脱给老用户当头一棒,该升级的不让升级、能一锅端的偏要分批,还讲啥“科技平权”!都2024年了,还玩老黄历,用户体验就跟抢号看病似的,拼人品、拼运气,不怕笑掉大牙?别等销量掉头再学蔚来小鹏补作业,到那时,早没了第一梯队位置!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买车到底该信“硬件永不落伍”,还是干脆等新款上市压压惊?厂家这波“先分而后补”,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消费者就该认命做割韭菜的牛?你觉得自己是被科技升级福报砸中,还是活在版本焦虑的画地为牢?欢迎留言,咱扎心聊聊——别说你不纠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