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刷到个二手车,一台准新的速腾,2023款的,跑了2万公里,报价十万出头。这事儿本身没啥,但放在今天这个车圈环境里,就特别有意思,像是在看一出荒诞剧。
开头先得有个暴论: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买一台二手燃油车,尤其是一台大众速腾,本质上不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对工业时代最后的、倔强的、且毫无意义的致敬。
为什么这么说?你先看这台车,速腾,2023款280TSI,当年落地小18万,现在两年不到,直接给你打个骨折,10万出头就卖。原车主可能想的是换个B级车或者新能源,讲真,这不叫升级,这叫胜利大逃亡。他不是在卖车,他是在逃命,逃离燃油车价值体系雪崩的现场。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比亚迪荣耀版、理想L6这些狠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临走还要把餐厅给点了。你现在接手这台速腾,就约等于49年入国军,突出一个想不开。
这台车的卖点是什么?宣传稿里写得特别好听,叫“原汁原味的德系血统”、“精湛的制造工艺”。这些词儿在十年前,是圣经。现在你再念叨这些,就像在跟年轻人解释BP机到底有多方便。什么叫德系血tou?是那个低速顿挫得让你怀疑人生的“祖传老寒腿”双离合吗?讲真,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大众系不少车的中年人,那个二档换三档的神秘顿挫,就像人生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给你来一下,但你知道它总会来。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驾驶体验,非常修仙,非常锻炼心性。
然后是配置,什么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听起来高大上,仿佛装上了就能开启任意门,直接从五环闪现到公司楼下。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只要一个外卖小哥的电瓶车风骚走位,或者一个不讲武德的老头乐突然横切,你这套所谓的“赛博金钟罩”就得当场宕机,系统直接给你表演一个“坏了菜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根本不在马斯克的实验室里,而是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主动刹车就是个笑话。所以你看,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很多时候就是个心理安慰,让你觉得自己这十几万没白花。但能过,就是能过。
这就有意思了,既然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为啥还有人看,甚至有人买?这里就涉及到品牌玄学了。大众这个标,在中国,尤其是在上一代人心里,那就是“高级”的代名词。它是一种信仰,一种不需要逻辑支撑的宗教。会买速腾的人,他不是在对比参数,他是在维护自己的世界观。你跟他说隔壁秦Plus DM-i多牛逼,他说那玩意儿是电池,不稳定;你跟他说国产车内饰多豪华,他说那都是样子货,不耐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车最值钱的,不是那台1.4T发动机,也不是那个铁皮壳子,就是车头那个VW标。它能给车主一种“我很懂车,我很稳重,我很中产”的幻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买个车上升到信仰层面,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但讲真,现在的车市,就是这么个癫狂状态。车企的行为模式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而是修仙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打击。前一天还在讲工匠精神,后一天就直接价格自爆,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你看那帮新势力,一个个都杀疯了,降价降得跟不要钱一样,配置往上堆,堆得跟压缩毛巾似的,恨不得把冰箱彩电沙发都给你塞进去。这种背景下,大众还在跟你慢悠悠地讲它的“黄金动力总成”,这就显得非常典中典。它就像一个没落门派的长老,抱着一本几十年前的武功秘籍,坚信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还能抵挡住别人的激光炮。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台二手速腾到底值不值得买?你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逻辑陷阱。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我可以告诉你,如果你爹妈出钱,他们就认大众,那你买,这是孝顺。如果你就是喜欢那个关门的厚重声,喜欢那种硬邦邦的悬挂,那你买,这是取悦自己。但如果你想跟我谈什么保值率,谈什么性价比,那我只能说,朋友,醒醒,时代变了。在新能源的闪电战面前,所有燃油车的保值率都是一个笑话,大家比的不是谁更保值,而是谁跌得更体面一点。
这破车,谁爱买谁买去吧!
说到底,这台二手速腾就像薛定谔的猫,在你看车之前,它同时处于“血赚”和“巨亏”的叠加态。你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这个结果就坍缩了。取决于什么?不取决于车况,不取决于价格,只取决于你信不信大众这个“神”。如果你信,那它就是你对抗世界的一件法器;如果你不信,那它就是一堆正在加速贬值的工业垃圾。所以,别问值不值,问问你的“心魔”还在不在。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