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共创新品发布
9月26号,广汽传祺在番禺的总部搞了个活动,主题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品共创大会。他们还正式推出了传祺向往S7 Pro+系列,价格从15.98万起。与其说这是个新车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品牌和用户之间深度交流后的成果展示。
传祺S7 Pro+用户共创升级
作为传祺向往车系的首款车型,传祺向往S7自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口碑不错,深受用户喜爱。这次推出的S7 Pro+系列,可不是随便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而是真正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在智能、续航和舒适这三个方面做了重点升级,目的就是想在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20万级插混SUV市场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价值标杆。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配置内卷”越来越严重,很多品牌都在拼命堆配置。但传祺向往S7 Pro+并没有走这条路,他们玩起了“用户共创”的新思路,让产品不断进化,更贴近真实用户的需求。从去年3月这个车系发布开始,传祺向往团队就跑遍了全国31个城市,走访了近千位车主,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的反馈,就是为了把产品做得更懂用户。
智能座舱与智驾升级
这种“从用户中来,到产品中去”的思路,让传祺向往S7 Pro+的升级方向显得特别实在、接地气。比如说,在智能座舱这块儿,全系都标配了高通8295芯片,还有那种像平板一样的车机系统,这可不是为了炫参数,而是为了让整个系统在未来十年都能用得顺手、不卡顿,这也体现了传祺对“越用越新”这个用户体验理念的重视。
另外,这次升级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智能驾驶。传祺向往S7 Pro+装上了同级别里少见的可变焦激光雷达,再加上27个传感器和英伟达Orin-X芯片,整个感知、决策、执行的链条算是搭起来了。更厉害的是,广汽还宣布这款车年内就能通过OTA更新,先一步用上Momenta最新推出的R6飞轮大模型,这波操作挺有前瞻性。
智能驾驶进阶,城市路况突破
也就是说,传祺向往S7的智能驾驶系统现在不只是靠程序员写好的规则来执行任务了,它还能自己学习、不断进化,特别是在遇到像“加塞”、“鬼探头”这种比较少见但又很棘手的情况时,它的判断会更像人一样灵活、更靠谱。现在大多数车企都在主攻高速上的自动辅助驾驶,而传祺却选择用大模型技术,去解决城市里复杂的路况问题,这确实算是一种有远见的布局。
说到用户最关心的电池安全和续航问题,传祺向往S7 Pro+装的是36.3度的弹匣电池,CLTC纯电续航能达到205公里。更厉害的是,它在WLTC和CLTC两个标准下的续航比值达到了82.9%,远远超过行业平均的60%-70%。这个数据说明传祺在标定续航时更加真实、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尽量让理论值和用户开车的实际体验接近。另外,弹匣电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过自燃的情况,这也打消了很多用户对电动车安全性的顾虑。
舒适体验升级
在“舒适”这个看起来挺传统的方面,传祺向往S7 Pro+其实花了不少心思。它用的是137度的零重力座椅、15毫米厚的慢回弹海绵,还有23平米的超柔皮质包裹,这些细节都是想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越级的乘坐体验。这些设计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真的针对用户长途出行时“坐久了不累”的真实需求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传祺其实是在把以前燃油车时代积累的人体工学优势,慢慢带到新能源车上,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有意思的是,这次传祺发布产品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强调“性价比”,反而一直强调“品质”和“可靠性”。作为连续八年拿到中国新车质量第一的品牌,他们显然是想在新能源时代,继续维持自己“大厂品质”的形象。比如他们提到的919航空品质工厂,还有中国质量奖的提名,这些背书在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情况下,可能比某个配置的领先更有说服力。
用户共创新典范
汽车网评说,传祺向往S7 Pro+的上市,不只是丰富了产品线,更是广汽传祺从“造好车”迈向“懂用户”的重要一步。现在插混市场已经越来越同质化,真正能脱颖而出的,可能不是那些硬核的参数,而是品牌能不能放下身段,认真听用户说话,并把用户的反馈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向往S7能不能真的成为“智能王”,还得看市场怎么反应。不过它坚持的这种“用户共创”的方式,已经给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