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逼出狠招,日产卖掉横滨总部、裁员2万人、关厂7家,电动车与混动摇摆中路在何方?

卖总部、裁2万人、关7家厂,半年亏超2219亿日元,日产把自救按钮按到最大

970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这栋在神奈川横滨的全球总部楼将易主,日产不会搬走,而是卖了再租回去,现金流先救急,手续预计12月完成

巨亏逼出狠招,日产卖掉横滨总部、裁员2万人、关厂7家,电动车与混动摇摆中路在何方?-有驾

卖楼不搬家,日产选择了现金流优先

这一步是“Re: Nissan”重组计划的一环,背后是一串扎眼的数字:2025财年上半年净亏损2219.21亿日元,2024财年净亏损更是高达6708亿日元;

全球销量同比下滑7.3%到148万辆,销售额降至5.58万亿日元

工厂运转率长期低于80%的盈亏平衡线,是利润蒸发的第一推手

美国57.7%,日本56.7%,中国只有45.3%,产能与销量的剪刀差越拉越开

原因并不神秘,却很现实:关税压力叠加多国销售低迷,半导体供应链拉扯,印度和巴西的市场策略几乎全线受挫

这几年,日产在印度、阿根廷等地的生产项目相继被取消,越做越轻、越收越窄

3月底,前社长内田诚因业绩不振且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而辞职,管理层换挡,改革节奏加速

“Re: Nissan”的核心是砍冗余、收战线、先保现金流,再谈增长

规划摆在桌面上:到2027财年前裁员约2万人,占整体员工15%;

全球关闭7家工厂,把工厂总数从17家缩到10家;

减产20%以匹配需求

对外看是“重整旗鼓”,对内则是“瘦身止血”,这不是轻轻松松的调整,是一场体力与时间的赛跑

横滨海风吹过那栋玻璃总部楼,招牌不会换,但产权会变,这一幕很能说明问题——活下来比面子重要

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坦言:2024财年的亏损是严峻警讯,改革必须加速,同时经营稳定性的迹象正在显现

稳定从哪里来?

一手抓成本,一手抓产品

巨亏逼出狠招,日产卖掉横滨总部、裁员2万人、关厂7家,电动车与混动摇摆中路在何方?-有驾

公司计划推出9款新车应对市场压力;

中国市场从4月开始销售的电动车“N7”表现强劲,给了团队一些喘气的机会

美国市场则呈现另一幅画面,纯电需求放缓、混动需求上扬,日产很可能调整电动车生产节奏并重新考虑车型布局

麦格理证券韩国分析师詹姆斯·洪直言,提高销量现在看只有降价一条路

这句话刺耳却实诚,价格战在全球汽车市场像一面疾风旗,谁都躲不开

彭博行业研究提醒,日产的信用评级可能面临下调风险,企业自评处境艰难,这场重组不能只拼勇气,还得拼速度与执行

行业的路标也在变

中国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到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85%以上,纯电占80%,路线不再暧昧

中国这张“路线图”把电动化写成硬指标,谁逆风走,谁就会掉队

2025年9月,纯电大三排SUV单月卖出35530台,超过增程、燃油、插混,七成用户来自传统燃油车增购或换购

更有99%的纯电车主表示下一辆仍考虑纯电

这不是噱头,是消费结构的转向

把日产的处境放进更大画面看,也能找到参照物

福特在欧洲同样受困,裁员计划到2027年底或达4000人,德国科隆工厂裁2900人,英国裁800人,还将关闭德国一处工厂,通胀、补贴退坡、竞争加剧,一环扣一环

全球车企都在过一条窄桥,没人能轻松过去

历史提醒我们,1999年的“日产复兴计划(NRP)”曾把这家公司从悬崖边拉回

戈恩时代的重整,靠的是痛快关厂、果断裁员、迅速聚焦

巨亏逼出狠招,日产卖掉横滨总部、裁员2万人、关厂7家,电动车与混动摇摆中路在何方?-有驾

今天的“Re: Nissan”在底层逻辑上相似:先把企业变轻、变稳,再谈扩张

不同的是,电动化与智能化这两条新赛道,把重整难度翻倍

我更关心的,是日产如何拿捏产品与节奏

中国“N7”跑得好,说明当产品踩准用户心里那条线,市场会给回报;

美国混动抬头,逼着车企做更精细的组合与定价,不同地区可能需要不同解法

这不是“电动还是混动”的二选一,而是“不同市场用什么比例”的动态题

如果硬用一种答案覆盖全球,就会被各地的现实教育

回到卖总部这件事,很多人会情绪化地看成失败的象征

换个视角,这更像一次物业与现金的置换,给整改争取时间窗口

只要租回去继续办公,业务不受影响,而拿到的现金能立刻缓解压力,这笔账并非不可做

关键在于,钱到手之后,用在刀刃上——关掉低效产能、补齐供应链短板、打磨有竞争力的车型,别让救命钱变成缓解焦虑的止痛片

风向已变,能不能靠更清晰的产品战略和更快的改革跑赢时间,是日产接下来最重要的答案

这家公司并非没有赢过硬仗,1999年的那次翻盘就是证据;

这一次,市场更卷、节奏更快、技术更复杂,容错更低

如果“Re: Nissan”能把资源压到真正有竞争力的车型上,抓住纯电主航道同时灵活应对各地的混动需求,日产依然有机会在新周期里站稳

现实很冷,但选择可以很准;

伤口很深,但把力气用对了,复盘就会变成复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