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了不起”与“不容易”比亚迪雄起

2025年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背后,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了不起”的成绩与“不容易”的挑战。从零起步到成为巴西新能源市场的领导者,比亚迪的全球化之路充满艰辛,却也充满荣耀。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崛起堪称奇迹。2021年,比亚迪推出首款乘用车唐EV,正式进入巴西市场。短短四年间,其销量从2022年的260辆飙升至2024年的7.6万辆,市场份额从零增长至纯电车型的92.16%。2025年5月,比亚迪在巴西全部汽车品牌零售销量中排名第四,超越了丰田、本田等传统巨头。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对产品力和本地化战略的坚持。例如,海鸥车型上市后迅速成为巴西最畅销的电动车型,而宋Pro和驱逐舰05等车型也凭借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赢得消费者青睐。此外,比亚迪在巴西建立了180家经销商门店,覆盖全国所有州首府,并计划年底扩展至240家。比亚迪巴西工厂的落地,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工厂总投资55亿雷亚尔,初期年产能15万辆,全面投产后本地化生产比例将超过90%,仅进口少量未本地化生产的车型。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规避了巴西高额的进口关税。

背后的“了不起”与“不容易”比亚迪雄起-有驾

然而,比亚迪的成功并非坦途。作为中国品牌,比亚迪初入巴西时面临品牌认知度低、消费者信任不足等问题。部分巴西消费者对德系、日系品牌更青睐,对中国品牌存在“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为此,比亚迪投入巨资进行品牌建设,通过产品实力和售后服务逐步扭转市场认知。此外,巴西政策环境复杂多变。2023年,巴西政府宣布阶梯式上调新能源车进口关税,这对依赖进口的比亚迪构成巨大挑战。为此,比亚迪加速推进本地化生产,同时与巴伊亚州政府合作,争取政策支持。

背后的“了不起”与“不容易”比亚迪雄起-有驾

文化差异也是另一大挑战。比亚迪巴西工厂70%的员工为本地人,企业需要适应巴西注重情感联系和信任的文化氛围。通过开放沟通和尊重本地习惯,比亚迪成功打造了高效和谐的团队。

背后的“了不起”与“不容易”比亚迪雄起-有驾

比亚迪在巴西的历程,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的一次生动实践。面对市场、政策和文化的多重挑战,比亚迪以技术创新和本地化战略破局,最终站稳脚跟。其“了不起”的成绩与“不容易”的经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随着巴西工厂的全面投产,比亚迪将继续书写其在拉美市场的新篇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