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限行新规再升级,浙江慈溪2025年起多路段禁行
最近骑摩托的群里炸了锅,慈溪交管大队突然发了公告,说是从明年9月8号开始,掌二线、三海线、寺马线这些路都不让摩托跑了。前脚成都刚把限行又延长到2028年,这边浙江也紧跟着收紧。师傅们在修理铺门口聊起来都摇头,说这下买新车还得琢磨清楚路线,不然骑出去就得挨罚。
沈阳那边也是一样,道路上多了几个“禁止通行”的牌子。公安交警结合当地情况和交通安全法弄出来的新规定,有些老街区现在连电动小踏板都不敢乱开。我邻居老王家儿子去年刚换的那辆125,现在天天唠叨说出门心慌,总怕碰见查车。
其实大家嘴上抱怨归抱怨,也没人真敢顶风作案——毕竟飙车、“炸街”这些事儿一闹腾起来,小区晚上睡觉都能听见发动机轰鸣。有一次我去北京通州看朋友,他楼下就是主干道,每到周末就有几辆改装排气管的小摩托来回窜,那声音比地铁还扎耳朵。他说楚雄、西藏拉萨也时常有类似状况,本地交管部门对非法改装抓得挺严,但总有人铤而走险。
微信群里偶尔会冒出一句:“要不是那些人瞎折腾,我们早解禁啦!”确实,大多数人都是按规矩来的,可偏偏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认识一个做快递的小哥,用的是国产小排量,两年没违规,一直盼着政策松点好方便送货。但现实是,只要有人违规竞速或非法改装,全体一起遭殃。
不过也不是没有支持放开的声音。有个修理厂师傅讲,“你别看现在限制这么严,其实城市里堵成这样,有时候只有摩托能钻过去。”尤其像我们这边巷子又窄,汽车根本进不去,但一台轻便两轮随便停哪角落,还不用愁停车费。这几年经济压力大,新手买入门级车型才几千块钱,加油加满几十块能跑好久,比养汽车省心不少。保险税费啥的也低,有些地方甚至不用单独缴纳停车管理费。
去年我帮表弟选了一台二手踏板,他主要上下班用。一开始担心保养麻烦,其实只要每5000公里换次机油,再检查一下刹车皮就够用了。有群友自测过百公里油耗,正常市区骑下来不到2升——算下来一年光油钱能省不少。而且据说一些进口品牌还有ABS防抱死系统,比以前国产老款安全性高一点,不过价格自然贵点,我身边用的人少,大多数还是图便宜耐造。
河南信阳今年1月初率先取消了部分严管区域,不少老司机特意绕过去体验了一把畅通无阻;青海西宁也是,把全面禁令变成核心路段限时管控,据销售顺嘴一提,现在办手续容易多了。“央视网直接采访的时候还提过一句:‘摩托不是负资产,是可治理交通工具’。”这话传开后,在朋友圈刷屏半天。不过实际操作还是慢慢来,不可能一步到位全放开。据技师讲,目前最大利好其实是驾照全国通考政策,以前考证非得回户籍地折腾,现在直接在工作地申请报考更方便。不少外乡打工仔终于不用请假专程坐火车回家,只为混个证回来合法上路,这变化真算贴心吧?
还有检验流程,今年新注册车辆6年内免上线检验,即使超期需要检测,也比以前简单许多。我亲戚家的三轮去年满六年,到站检测花不到半小时搞定,再不像早些时候排队一天才轮得到你。此外驾驶证年龄范围调整至18-70岁,让退休老人想出去兜风也有机会试试新的车型。“以后咱们广场舞大妈都有可能骑着小踏板赶集去了”,维修店老板调侃道。这事搁五年前谁敢想?
当然政策变动归变动,要是真想让大家放心用,还得靠自己守规矩。微信群偶尔冒出事故照片,多数都是因为乱穿马路或者私自拆掉原厂消音器造成的噪音扰民,还有技术党吐槽某冷门配置比如胎压监测其实并不好使,经常误报吓人。所以日常维护不能偷懒,该查刹车该补胎别嫌麻烦,否则关键时候掉链子后悔晚矣。今年春天隔壁楼有位阿姨就是因为忽略保养导致制动失灵,好在速度慢没酿成大祸,被救护人员送医后反复念叨:“以后再买一定找靠谱品牌。”
最后插句闲话,上个月二手市场流传一个段子:某款经典125被收购商高价抢走,说是留给收藏玩家当历史纪念品。这种现象以前很罕见,看样子即使限行越来越严格,对喜欢两轮生活的人总会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出口吧?谁知道呢,也许哪天解禁真的来了,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上述各片段及生活圈消息整理汇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