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

新款CR-V刚一上市,我就翻了下价格表,心里咯噔一下。燃油版标价14.59万起,混动版15.99万起,这价格放在现在SUV市场,确实挺扎眼的。别说合资,连国产的新能源品牌都开始咬得紧。举个例子,现代途胜L才12万多起,且配置还算挺实在的;别克昂科威定位差不多,13.99万一口价,也没少让利。

我昨天跟老王聊这事,人家是修理工,说:CR-V这价位,现在能卖出去吗?明明同级别国产SUV空间更大,新能源还环保,再加配置,价格差不多,消费者不是傻瓜。他话虽重,里面有情理。毕竟现在买车,买的不只是车本身,还有牌面、油耗、维修便捷度,特别是新能源的扶持政策,谁都明白这趋势。

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有驾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本田老牌子还能稳住江山。后来仔细琢磨,这逻辑有点大概括了。你得考虑不同城市不同渠道——北上广那些地铁多、限行严格的城市,混动版和新能源确实抢去不少订单;但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更看重价格和维修便利,刚好CR-V混动那价格就让人犹豫。你说会不会跌价?我猜肯定的,至少优惠2万得有,起步拉到12万多,才更像一战之力。(这是个人体感和和几个销售的零碎对话得出的,不一定准)

再说到研发和供应链,那帮工程师其实挺尴尬的。CR-V保守设计又带着点味儿老派,但研发周期长、零部件供应链成本没法像国产品牌那样灵活调节。简单比喻就是,国产车背后有个弹簧床,能压缩跳跃,新产品能快速优化改版;本田这边像个沉重的转轮盘,想转快又难。你说这不影响终端价格,实在难。

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有驾

倒是我刚才翻了笔记,去年的CR-V混动版用户反馈出乎意料地好,特别是油耗和驾驶感受,但车里的空间感受稍微有点紧凑,同价位的国产车,空间普遍大些,这点多少影响选购。可问题来了,有用户问我:燃油经济性好,空间差点,究竟怎样选?你说,这不就是现实的烦恼嘛。

厂商那边怎么看?某次圈内聚会听到销售说:咱这车不降价,销量压力大;降太多,纯粹赔本赚吆喝,续命还行。一种似无奈的交易——想撑价格又想卖得动,这是个博弈。用户其实聪明,有人说混动版卖20万多,买辆国产大空间电动车,省不少油费和补贴,心里能不犹豫?

还有个事,新能源补贴政策今年起不太友好,这让本田混动版本来有优势的低油耗卖点变得不那么鲜明。国家鼓励纯电,混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也是我观察的一个行业小趋势。这事不确定,我没找到官方数据,算是猜测吧。

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有驾

说到渠道,这段先按下不表,倒是翻车友群里一位老哥吐槽说:CR-V维修上还算靠谱,就是这价格和新能源比起,性价比明显掉线。换句话说,售后服务或许还算优势,但在价格和配置面前,消费者的选择更讲究。

个人觉得,CR-V未来三四年还能撑住市场份额吗?得看合资品牌下一步怎么走。按目前趋势,价格战必定会打崩一部分品牌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合资的燃油车。你们是不是也好奇,CR-V会不会在中国市场变成等价位里的资本厚度代表,还是注定被新势力和国产新能源抢位?

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有驾

做个粗略心算,假设CR-V混动版真实优惠1.5万,百公里油耗官方4.5升,按7元计算,100公里油费约31.5元;而同价位纯电SUV,电费(按0.6元/度,续航400公里)约15元,差距明显。这块能源成本,用户会一算账,岂能不考虑?

明年再看看这市场怎么变化,真想知道,那些坚持买燃油混动的用户,心里到底有啥难言的理由?

新款本田CR-V上市,面对合资SUV价格普遍走低,究竟还能否稳住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是否会继续买单-有驾

这场汽车价格和产品的博弈,你觉得,CR-V还会是那个老朋友吗?还是终究成为回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