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热闹了,2026款别克昂科威Plus四驱白金版来了,一口价直接定在17.99万,这价格一出,不少人都坐不住了。你说这年头,SUV卷得跟白菜似的,合资品牌也开始“掀桌子”了?以前二十多万的车,现在直接杀进18万内,是不是感觉钱包都松了口气?但话说回来,便宜了,产品力还跟得上吗?别克这波是真“真香”,还是“降价求生”?今天我就带你好好盘一盘这台车,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你掏钱。
先说外观,昂科威Plus这车,从来不是靠脸吃饭的主儿,但它那股子稳重劲儿,还真挺耐看。新款延续了别克家族那种“不怒自威”的前脸设计,飞翼式格栅配上分体式大灯,辨识度在线。车身侧面线条流畅,4米8多的车长,轴距近2米9,气场这块拿捏得死死的,开出去绝对不是“买菜车”的感觉,走路都感觉有点“摇头晃脑”了。尾部贯穿式尾灯算是点睛之笔,晚上点亮效果不错,虽然算不上“灯厂”级别,但也足够体面。整体来说,它不张扬,但该有的档次感一点没少,属于那种“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存在。
坐进车里,别克的内饰一向是强项,这次也不例外。中控用料扎实,软包材质摸上去挺有质感,缝线也规整,完全没有“老咕噜棒子”的廉价感。三联屏设计——11.3英寸中控屏+8英寸仪表+12.6英寸副驾屏,科技感一下就上来了。特别是那个副驾屏,副驾驶可以看视频、听歌,长途旅行再也不用抢主驾驶的注意力了。车机系统是别克最新的,支持CarPlay和CarLife,操作顺滑,语音识别也挺准。唯一的小遗憾是,副驾屏不能和主屏联动,有点“各自为政”的意思,要是能打通,那就更“顶呱呱”了。
空间方面,昂科威Plus可是正儿八经的五座大SUV。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中间地台几乎全平,坐三个人也不会挤得慌。后备箱容积也够大,日常购物、全家出游,甚至搬家拉点大件都扛得住。你要说它是“床车”吧,可能差点意思,但躺两个人休息,问题不大。空间实用性这块,它绝对是“支棱起来”的选手。
动力系统,这台四驱白金版搭载的是2.0T发动机+9AT变速箱,最大马力237匹,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适时四驱。这套动力总成在别克家算是老搭档了,平顺性、响应速度都挺成熟。城市里开,轻踩油门就有不错的动力输出,超个车也不费劲;跑高速,后劲也足,120码巡航稳稳当当。百公里加速8秒出头,不算快,但完全够用。油耗方面,官方百公里油耗7.4L,实际开下来,市区大概9-10个油,高速能压到7L左右,燃油经济性在同级2.0T里算不错了,算不上“油老虎”。
说到驾驶感受,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滤震挺到位,乘客坐着舒服。转向手感轻盈,女生开也没压力。但你要指望它变成“驾驶玩具”?那有点难为它了。毕竟定位是家用SUV,操控乐趣不是它的强项。不过L2级辅助驾驶是标配,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都有,跑高速能减轻不少疲劳,安全性这块给得挺实在。
现在咱们来横向比比看,看看它在市场里到底是个啥水平。
第一个对手,大众途观L。这车也是合资SUV里的“国民神车”,保有量大,维修方便。优势是品牌认知度高,底盘扎实,动力选择多。但缺点也很明显,内饰用料偏硬,车机系统反应慢,智能化体验差了一大截。而且新款途观L起售价还在20万往上,对比昂科威Plus这17.99万的一口价,简直是“天塌了”级别的差距。你说消费者会怎么选?
第二个对手,丰田RAV4荣放。省油、耐用、保值,是它的三大标签。2.0L自吸+CVT,平顺省油,百公里油耗6L出头,燃油经济性确实“顶呱呱”。但动力嘛,你就别指望激情了,超车得提前规划,加速感“肉”得很。内饰塑料感强,车机更是“上古神器”,科技感几乎为零。相比之下,昂科威Plus动力强一大截,配置高,空间也更大,这波算是直接“打脸”了那些觉得合资就得妥协的人。
第三个对手,比亚迪唐DM-i。作为新能源代表,唐DM-i主打低油耗、长续航,纯电续航有112公里,日常通勤可以当电车开,用车成本低到让燃油车“气得蹦起来”。智能化、车机流畅度也完胜传统合资。但问题在于,它是插混,需要充电,对没桩的家庭不太友好。而且品牌调性偏家用,开出去的“排面”和别克这种美系中型SUV比,还是差那么点意思。如果你充电方便,唐DM-i是“真香”;但如果就想买台纯油、省心、有气场的SUV,昂科威Plus依然很有吸引力。
所以你看,17.99万买一台合资中型SUV,还是四驱、2.0T、三联屏、L2辅助驾驶全配齐,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别克这波降价,不是“跌冒烟了”,而是“真香”预警。它用价格换来了市场关注度,也让消费者看到了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配置上的进步。
这台车,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玩花里胡哨的噱头,它就是踏踏实实把空间、舒适、配置、品牌都做到位,再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甩出来。你说它是不是“神车”?算不上。但说它是“家用SUV里的实力派选手”,一点不为过。
这样的别克昂科威Plus,你会考虑入手吗?
面对途观L、RAV4、唐DM-i,你会怎么选?
这波“一口价”操作,你觉得是诚意,还是无奈?
评论区聊聊,我看有多少人已经“上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