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正从炫目的科技之光背后渗透出来。2025款蔚来ES6/EC6谍照曝光,900km续航、横向大屏、激光雷达……一串耀眼的参数,却刺痛了我的神经。科技的盛宴,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狂欢,于普罗大众而言,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讽刺。
35万起售,这冰冷的数字,像一道鸿沟,将芸芸众生隔绝在外。试问,一个为一日三餐奔波的家庭,一个为孩子学费发愁的父亲,如何触及这未来科技的边角?我们不禁要问:科技进步的意义究竟何在?是让生活更美好,还是让差距更悬殊?
新能源车市场,乱象丛生。PPT造车、期货交付、虚假宣传……桩桩件件,如同一个个巴掌,狠狠地打在消费者脸上。好不容易攒钱买车,却又要面对续航焦虑、充电难题。这哪里是智能出行,分明是新型焦虑制造机!
有人辩称,科技研发成本高昂,高价在所难免。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诗句穿越千年,依旧振聋发聩。科技的终极目标,不应是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而应是普惠大众,让更多人共享科技红利。
凝视这光鲜亮丽的科技产品,我仿佛看到无数双渴望的眼睛。他们渴望更好的生活,渴望分享科技进步的果实。可现实的冰冷,却将他们拒之门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的感叹,道尽了多少底层人民的辛酸。
我们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切实的改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公平、包容、温暖的社会,一个科技进步真正惠及全民的社会。科技,不应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帮凶,而应是照亮每一个角落的明灯。
别让科技的进步,变成人性的退步。别让冰冷的数字,掩盖了人性的温度。让科技回归初心,让科技真正为人民服务,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唯有如此,科技的进步,才能真正拥有意义,才能真正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