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电池安全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热失控”更是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终极考题”。一旦电池发生热失控,不仅可能导致车辆损坏,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威胁人员安全。因此,如何在电池热失控发生时,有效控制风险、保障人员安全,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方向。近期,领克10 EM-P金砖电池在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完成的极限测试,为行业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参考价值。
这项测试是行业首次“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安全测试”,测试条件极为严苛:两支6mm一字型钨钢针以1mm/s的速度刺入电池包,直至刺入深度达到76.41mm,精准触发电芯热失控。要知道,在真实用车场景中,电池包可能因碰撞、穿刺等意外情况引发热失控,而此次测试完全模拟了这种极端状况,目的就是检验电池在最危险情况下的安全表现。
测试结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当电芯热失控发生的瞬间,车辆的防爆阀即时开启,快速释放电池内部的压力,避免发生剧烈反应;与此同时,四门自动解锁并弹出门把手,消除了人员撤离时的障碍,为逃生争取宝贵时间。同时,测试数据显示,乘员舱内没有出现明火,烟气浓度、CO浓度都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氧气含量保持正常,不会对人员造成中毒或窒息风险。24小时后,车辆舱温顺利降至室温,且没有出现复燃现象。
能取得这样的测试成绩,并非偶然,而是领克10 EM-P金砖电池全维度技术打磨的结果。电池箱体框架及底护板采用新一代低硅铜铝合金,这种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比传统铝材提升20%以上,能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因部件老化引发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电池采用“八维防护设计”,从隔热、智能断电到自动报警,覆盖了电池使用过程中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形成了无死角的安全防护网。
除了热失控防护,领克10 EM-P金砖电池还针对新能源车主日常用车的核心顾虑,进行了多项严苛测试。在涉水安全方面,中汽研新能源检验中心将满电状态的金砖电池包投入含3.5%盐分的泥水中浸泡48小时,这个盐分浓度接近海水,且测试全程保持电池带电,完全模拟真实涉水工况,最终电池包绝缘阻值正常,无任何进水与安全隐患。
夏季高温充电的问题也被妥善解决。测试人员将电池包在40℃环境中静置12小时后,进行不同倍率充放电测试,无论是高倍率快充、低倍率慢充,还是高负载、低负载放电,电池效率始终稳定。这背后是“双重热管理”技术:冷板上下表面涂覆耐300℃高温达30分钟的绝缘涂层,电芯间采用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再配合“八维防护设计”的吸热、快速冷却功能,让电池始终处于安全工作温度区间。日常行车中常见的刮底风险,也被金砖电池轻松化解。在整车连续刮底测试中,电池包以37km/h速度刮过直径150mm钢制圆球,测试后无结构变形与电芯损伤。
值得一提的是,领克10 EM-P的安全理念并不局限于电池,还延伸到了整车层面。全球首创的G-AES系统支持连续紧急避险,能帮助车辆在突发状况下保持稳定;博世IPB2.0线控制动系统可实现短距离极刹停,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四驱系统通过毫秒级扭矩分配,提升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稳定性,共同构建起“全域安全+”体系,为车主的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
作为领克品牌的混动旗舰轿车,领克10 EM-P,将于9月8日在宁波正式上市,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有高要求的用户,不妨亲自去线下门店感受一下它“坚不可摧”的豪华品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