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成千上万家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无论是上班通勤还是接送孩子、买菜购物,它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在选购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时,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都是配备48V12Ah或者48V20Ah电池的车型,而那个理论上续航能力更强、应该更受欢迎的48V32Ah车型,却如同凤毛麟角,非常少见。
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既然国家标准只规定了电压不超过48V,并没有限制电池容量的大小,按理说,容量越大续航越远,对消费者来说实用性越高,为什么厂家们却好像约好了一样,很少生产这种长续航的车型呢?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原因?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价格问题。
毕竟,商品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往往和它的售价直接挂钩。
如果48V32Ah的电池比其他型号贵得离谱,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消费预算,那么它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的。
然而,事实情况可能和大家的直觉有所出入。
我们以市场上主流的电池品牌为例,来具体看一看它们的价格差距。
一块48V12Ah的铅酸电池,市场价格大约在两百三十元左右;升级到48V20Ah,价格也只是增加到两百六十多元,差距非常小。
而48V32Ah的电池,价格则在五百七十元上下。
从数字上看,从20Ah到32Ah,价格确实翻了一倍多,但我们看绝对差价,其实也就是三百元左右。
三百块钱,对于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可能就是和家人朋友聚餐一两次的开销。
用这三百元的差价,换来的是电动车续航里程将近翻倍的提升,意味着可以从每天充电或者隔天充电的烦恼中解放出来,变成一周充一次电,这种便利性的提升是巨大的。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通勤的核心痛点——“续航焦虑”,多花三百元对于绝大多数购车者来说,并不会构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简单地将48V32Ah车型稀少的原因归结为“太贵”,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会不会是消费者本身的需求问题呢?
有没有可能,大部分人使用电动车的场景就是短途代步,现有的三四十公里续航已经完全够用,所以对更长续航的车型没有强烈的需求?
这个猜测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真实的市场调研数据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
根据一份关于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年度研究报告显示,在被问及理想的续航里程时,选择50公里和60公里的消费者占比是最高的。
这清晰地表明,用户对于长续航有着非常明确的向往。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不同电池的实际续航表现。
在理想条件下,48V12Ah的续航里程大约是25至36公里,48V20Ah则能跑到30至48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还是在气温适宜、路况良好、骑行者体重标准等理想状态下的数据。
一旦进入寒冷的冬季,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大幅下降,续航里程打个七八折是家常便饭。
这样一来,48V20Ah的车型在冬天实际能跑的里程可能就只有三十多公里,这与消费者普遍期望的五六十公里续航,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反观48V32Ah的车型,其理论续航可以达到45至66公里,这个数据区间恰好完美地覆盖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所以,结论很明显,不是市场不欢迎长续航,而是市场上缺少能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
消费者的需求是真实且迫切存在的。
既然价格不是主要障碍,市场需求又十分旺盛,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各大电动车厂商对生产48V32Ah车型望而却步呢?
答案,其实隐藏在一部对整个行业影响深远的法规文件中,那就是《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
新国标为了保障骑行安全,以及从法律上明确区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对车辆的各项参数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其中,一条关于整车重量的规定,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标准中明确要求: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包含电池在内)不得超过55公斤。
55公斤,这个数字就是一道硬性的“门槛”。
我们再来看看不同容量铅酸电池的重量。
一块48V12Ah的电池,重量大约是14公斤;48V20Ah的电池,重量上升到20公斤左右;而我们讨论的主角,48V32Ah的大容量电池,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量级选手”,其自身重量就高达30公斤以上。
现在,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就能揭示真相。
一辆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电机、轮组、塑料外壳等部件加在一起,即使采用轻量化设计,其自身重量也至少在20到25公斤之间。
如果安装48V20Ah的电池,整车重量就是“车架(约25公斤)+电池(20公斤)”,总重45公斤,远低于55公斤的上限,完全合规。
但如果想安装48V32Ah的电池,情况就变得非常棘手了,“车架(约25公斤)+电池(30公斤)”,总重量已经达到了55公斤,正好在超重的边缘线上。
如果车架用料再扎实一点,或者增加一些其他配件,就必然会导致整车超重,从而无法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不能被认定为合规的电动自行车,也就无法正常上牌和上路行驶。
这让生产厂家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为了符合法规,他们只能无奈地放弃使用这款能带来长续航的重型电池,使其在主流市场中被边缘化,成为了政策标准下的“牺牲品”。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政策法规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会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一个对于广大电动车用户来说非常好的消息是,现行的国家标准即将迎来一次重要的修订,新版的标准预计将在2025年9月1日开始实施。
在新版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变化,就是针对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其整车质量上限将从现在的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这增加的8公斤余量,仿佛就是为48V32Ah电池量身打造的。
它意味着,制造商们终于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在保证车架坚固、用料扎实、安全性能不打折扣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地为车辆配备上那块能带来超长续航的32Ah电池。
可以预见,随着新标准的正式落地,电动自行车市场的产品格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
续航能力较弱的48V12Ah车型可能会慢慢退出主流市场,而性能更强大的48V32Ah车型将有机会强势回归,与48V20Ah车型共同成为新国标电动车的主力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更实用的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大家已久的续航焦虑问题,让日常出行变得更加从容和便捷。
这也是政策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动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