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最后一波新车扎堆上市,搞得汽车圈跟赶大集似的。赶集咱都得掂量掂量,花钱买瓜,买菜得挑好的。这一波新车里,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捷途X70L还有五菱缤果S,谁家瓜甜?谁家菜新?咱不说大话,来好好琢磨琢磨。
先说说这个BJ30旅行家吧。7座布局+混动方盒子,这听着就是为家里人多、但又不舍弃越野情怀的老铁准备的。普遍来说,买越野的多半图皮实、空间大、能装下家里那几口人,但以前很多越野SUV都是五座、油耗也不低。现在一出BJ30混动7座,意思是不是同价位,家里有三娃,也能安排得明明白白?但话说回来,这种方盒子设计,真的是所有家庭都需要的吗?你老想,上班通勤用得着那副硬朗劲吗?城里台阶那么高,BJ30能不能受得了?不怕刮着蹭着?所以方盒子听着带劲,但日常用车的舒适、实用还是得摆在前头。
BJ30这回也算有想头,引混动进来,不再一味油耗高。综合油耗5.85L,续航1000公里,对加油站“恐惧症患者”算解放了;还有那盼了好几年才下放的四驱,各种地形响应速度说是0.03秒。你天天去越野吗?你真要天天翻山越岭,这点动力系统会不会也吃紧?其实,大多数买SUV的,就是卡在“偶尔想撒点野”,但绝大多数时间拉着家人去郊区吃个烧烤,或是周末买个大件,盼的还是经济性和多功能。这么看BJ30走对了路,但到底是不是最合胃口,还得自己亲口尝尝。
再看捷途X70L,这就明显规规矩矩冲着主流家庭来的。大空间和丰富配置,这就是把家庭用户的心思吃得透透的。你家要是有娃有老人,七座大SUV,翻座椅方式一上来就32种、还电动一键调节,第二排、第三排这点儿空间都琢磨细致了,真做到了“拉一屋子人还不拥挤”。但问题来了,人对“座椅多变”这玩意真的有那么多需求吗?七座车你真的能天天坐满?其实我见过不少七座车主,第三排长年折起,变后备箱。可不得不说,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这种产品确实把可能的需求都备齐了,就是怕你咸菜里夹生姜,有一天突然用得上。
配置也是往死里卷,15.6英寸中控屏,64色氛围灯,12扬声器,全系车机8155芯片,智能语音、互联,给你玩车玩到头。可是这些功能,你会不会头两个月用得欢,之后就让它吃灰?就像家里买的各种智能家居,多数人是会“玩两下就忘了”。开什么车不是开个空间、稳稳地安顿一家老小?配置再高,最后赢的还是底盘调校和动力品质。捷途这回2.0T高配上的CDC电磁减振悬挂,拿出来显得有技术,有诚意。这玩意能不能真提升舒适性?还得实际路上开开,别光看宣传册。
捷途X70L可以说是把性价比做满了。就这么多空间亮点、配置亮点、动力选择,厂家也明白如今买车不是单一看动力,而是要啥都有、万一哪天用得上,你就有配置。所以追求多场景、多功能就成了新车竞争的新赛道。但这种“全场景出行”概念经常被喊烂了,实际上中国家庭的用车习惯,大多还是“以空间实用为主,追求舒适,偶尔对智能有需求”,做得太复杂反而让人不知怎么选。
最后说小电车——五菱缤果S。高续航纯电小车,绕不开的是年轻人这群购车大军。430km顶配版本,6.88万的起售价,这跟手机一样,把年轻人的钱包估算得透透的。纯电车价低至8万以内,还能开得远、操控灵活,这肯定有人眼红。但问题又来了,这小车是所有年轻人的“理想型”吗?
首先外观很潮,色彩和颜值做得漂亮,五菱也知道现在年轻人选车,既要好看又得有福利。配置上不再是“买菜车”,搞出了宠物模式、场景化应用,露营、密友出行。现在买小车,你是不是都得有点“精致的生活愿景”?但咱可得冷静一下,这些场景到底有多少人能用上?无数打工族用这车上下班,每天只考虑充电方便不方便、动力够不够,谁真去野营?谁天天拎着猫狗兜风露营?所以归根揭底,真正的优势还是价格和续航。8万块不到,你能买到五门五座的小电车,一个月电费比油钱省老鼻子,这才有吸引力。
不过换句话说,缤果S又把“小确幸的生活”画得特别好看。万一真有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人、小姐姐,只想买个好看实用、能充电的小电车,它确实满足了心理满足感。再加上充电快、外放电功能,周末跟朋友去郊外,简简单单用个电烤炉,车就是移动的“家”。
三款新车扎堆上市,不同定位说白了还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但我总觉得国内车市竞争已经从单一拼性能转向拼细节和场景了。谁家能把细节做足,谁能把场景和配置卷到你想不到的地方,谁就能在这一波浪潮里收获新用户。可是,用户真正关心的是啥呢?是你真想解决我的出行痛点、日常用车省心、省钱还得省力?别把一堆新功能堆在车上,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
回过头来,不同价位、不同定位,他们最核心的吸引力无非就是——BJ30混动与越野的结合,让家庭偶尔能带点野,省油还能拉人;捷途X70L空间和配置卷到极致,适合全家一起出行;缤果S直接切入年轻人的钱包和精致生活,靠谱的续航和低价让人动心。可每个人买车的侧重点不同,有些人就要安全可靠,有些人想要新鲜配置,有些人再多都用不上。
咱从这几款车看,中国汽车品牌的精明劲和追赶劲真是越来越明显了。卷智能、卷空间、卷动力、卷造型,一个个把价格打下来,把细节往上增。你不买它不是因为车不好,“功能太多反而迷惑,选车变成了玄学”;你一买下去,又是各种“场景革命”的体验,除了开车还像是参加了一场生活升级的宣讲会。
关键的问题是,你真得问问自己,买车究竟图啥?是不是被各种新车新功能忽悠着,其实你最在乎的就是日常稳稳地用,不掉链子、不开小毛病,配置够用、空间刚好。有时候简单点,买车也跟过日子一样,看自己实际用处,不要被厂家带节奏。反正这三款车,给了各类人群更多选择,但最后决定你买哪款的,还是你自己的需求。
你要大家都去卷技术、拼配置,其实最该拼的是体验和真实的用车感受。新车不断出来,咱也别总被“新”蒙了眼,该尝试的可以试,但真正的适合自己,还是用着最舒服的那一个。最后一句话,当你买车的时候,别听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别看新闻里那些“全场景理想生活”,问问自己的心,选一个能真陪你度日子的,才是*最大的实惠*。
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亮点,也有自己的短板。卷归卷,最终主导选择的,还是你自己的思考。这一波新车,你到底心动了吗?选车不是比拼广告词,而是比拼你现实的生活需求,别被热闹冲昏了头。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