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车合规上牌,老头乐换新身份后的小镇日常
早晨五点半,菜市场门口那几辆小巧的“老头乐”又先人一步占了摊位。颜色还挺扎眼,有亮黄的、翠绿的、还有一台掉漆粉红色。邻居王大爷下车时总要嘟囔一句:“现在买个车,还得考虑能不能上牌。”他这话搁两年前谁信?那会儿,这些小电动四轮就像地里长出来似的,谁都不管,也没人查。
不过今年可不一样了。我在微信群里看见消息,说工信部新目录把不少微型电动车收进去了。这下好了,那些过去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小家伙,现在也能正儿八经挂牌照——听销售说叫“合法身份”,跟考学拿毕业证差不多意思。
前阵子陪表舅去试驾,他就看中了2万多块钱的新款合规车型。外观还是那么迷你,但底盘和骨架摸着结实了不少。师傅边拆包装边念叨:“现在要求高,不是以前随便焊个铁皮壳子就卖。”这些车最高跑不了70码,续航100来公里上下。他们群里有个自称“老司机”的还专门测过,说冬天开暖风会掉一点,但比起三无产品强太多。
讲真,以前图便宜买三无代步车的人也不少。我二姨夫去年贪便宜弄了一台不到1万5的新货,用铅酸电池,一年下来换了一次整组——花的钱差点赶上再买一辆新的。而且最闹心的是,他那破玩意没保险。有回倒库蹭到别人宝马,对方狮子大开口赔了一万六,全靠自己掏腰包。当时我劝他,“你要是正规挂牌,就能报保险了!”他才反应过来,多省心啊。
合规车型现在还能享受新能源补贴和免税政策,据说交强险加商业险一年千把块搞定,比修一次事故划算太多。而且这些正规产品用的是锂电池,我亲戚家的充一次顶一天半,两毛钱不到一公里。有时候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冬天冷,还能开空调,比那些连雨刷都卡顿的老款舒服多了。不少新款甚至配倒车影像、蓝牙音响,有些还能手机互联——虽然我爸用不上,可年轻人觉得挺方便。
维修这事也有讲究。我楼下修理铺张师傅常唠叨,“三无小破烂坏起来麻烦,大厂出的零件好找,新标准线束、电控都有标号。”去年夏天有人图省事给旧代步车私拉乱接充电线,结果夜里着火,把旁边摩托烧成废铁。这种新闻每年都有几个,可真出事大家才知道怕。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一下子都接受这个变化。有位卖菜的大妈吐槽:“原来想省几千块,现在非得按规定办手续,上完牌成本高咯!”但她后来发现可以直接去买保险,再不用担心撞到行人或别人的轿车赔不起,而且转手的时候二手价也不会跌成白菜价。毕竟挂牌之后,就是正经车辆登记证书,该怎么流转怎么流转,不像之前黑市交易偷偷摸摸,看运气全凭关系网。
顺嘴提一句,新批次里的某品牌出了带驻坡辅助的小功能,在我们这种陡坡村道特别实用;还有主打老人群体的型号加装了超声波雷达防碰撞,本地4S店技师演示的时候特意强调“慢动作识别”,就是为了照顾反应慢一点的大爷大妈。不过这些冷门配置宣传册上写得玄乎,其实实际体验一般般,我舅试过两回,说感知延迟还是有点明显。但聊胜于无吧,总归比啥保护措施没有强很多倍啦!
对比下来,这几年低速“三无”产品越来越难混日子。本县交警队长喝茶聊天时顺嘴提起,“查扣不是为难百姓,是怕路上一堆隐患。”身边有人被抓现行后懊悔当初没选正规渠道,只怪自己贪便宜吃亏。所以最近二手市场上的“三无”基本没人敢接盘,都盼着赶紧处理掉换新牌照的新货。“留着也是祸害,”隔壁李叔头疼地说,“哪天政策更严,又白扔钱。”
其实大家琢磨清楚:少花几千可能以后要搭进去更多麻烦与风险,还落不得踏实觉睡。一位刚换完合规微型小汽车的大爷,每晚睡觉前都会瞄一眼窗外停放的位置,自言自语:“放心咯,再不用担心哪天被拖走或者夜里失火。”
偶尔看到街角还停着未挂牌的小铁皮罐头,会忍不住想,以后的路恐怕只剩给那些穿好正装、有户口本的小家伙们留位置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