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越南市场有个新闻,说他们的电动摩托车销量暴涨了197%。
我第一反应不是“环保真棒”,也不是“新势力崛起”,而是“坏了菜了,又一个市场要被打成筛子了”。
这个197%的增速,听起来像是技术革命,是产业升级,是消费觉醒。但你把这层糖纸撕开,底下全是血淋淋的丛林法则。这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产业转型,这是一场标准的不死不休的“掀桌子”战争。
我们先看场上的演员。
一边是本田、雅马哈这些老牌油车巨头,盘踞越南市场几十年,属于那种你闭着眼睛买都不会错的“金丹期”老怪物。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稳定,可靠,以及几十年建立下来的品牌玄学。买本田,就像中年男人买海澜之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而是因为它不会错,是一种路径依赖。
另一边,是越南本土品牌VinFast,销量直接干了个447%的增长。
你听听,447%。
这不叫增长,这叫修仙。这哥们儿不是在造车,是在渡劫。别的厂家还在苦哈哈地研究怎么把发动机多压榨出0.1匹马力,VinFast直接选择了飞升。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自己研究了几个世纪的科技,还不如人家一个PPT来得快。
这背后是什么?是技术碾压吗?是品牌魅力吗?
都不是。
是它不讲武德,它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当所有人都还在研究怎么把铁皮驴造得更快更省油的时候,VinFast直接说,诶,我们换个赛道玩儿。电动的,结构简单,维护便宜,最重要的是,它搭上了另一趟快车——政策。
越南政府,尤其是河内这种大城市,直接放话了:2026年开始,部分区域要禁行燃油摩托车。
这一招,讲真,堪称闪电战中的雷电法王。
它不是在跟你商量,也不是在引导,它是直接釜底抽薪。等于是在一场武林大会上,裁判突然宣布,从现在开始,所有用内力的都算犯规,大家改比拳击。
你让那些练了一辈子九阳神功的老师傅怎么办?他们心态直接就爆了。本田和雅马哈就是这种感觉,几十年攒下来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调校,一夜之间成了屠龙之技。你说气不气人?
但你仔细一想,这招数又透着一股子懒惰的智慧,或者说,一种民粹式的解构。
这跟自动驾驶的逻辑一模一样。
一帮顶级工程师在实验室里,用几百上千万的设备,研究激光雷达和算法,目标是让车能识别100米外的塑料袋。但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王是谁?是开着老头乐的大爷。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什么算法都白搭。
越南政府也是这个思路。解决交通拥堵和污染最快的办法是什么?不是研究什么欧六排放标准,也不是优化交通信号灯,而是直接宣布:你们烧油的,不许进城。
简单,粗暴,有效。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地带。
我作为一个天天挤地铁的中年人,对这种逻辑简直不能更感同身受。
你跟一个每个月要还5000块房贷,通勤时间一个半小时的年轻人,去讲什么发动机的轰鸣、驾驶的乐趣、品牌的传承。他只会觉得你有病。
他要的是什么?
是要一个能遮风挡雨,能把他从A点送到B点,并且成本无限趋近于零的工具。
电动摩托车完美符合。
一度电几毛钱,跑几十公里。没有复杂的发动机,保养就是换换轮胎刹车片。这哪是交通工具,这是压缩毛巾啊,泡水里就变大,平时不占地方。
所以,你看,VinFast的崛起,以及中国雅迪这些品牌的涌入,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极致妥协。
它们在产品定义上就“悟了”:消费者不是需要一辆好车,他们是需要一个便宜的解决方案。
这就像在国内,小米冲进汽车市场一样。别人还在讲操控、讲豪华、讲底盘,雷军直接把配置单拍你脸上,然后给你一个掀桌子的价格。他甚至都懒得跟你解释为什么,就是告诉你: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的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越南的VinFast就是连桌子上的蜡D烛都没放过。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更有意思的逻辑。
就是那些买无需驾照的电动车的家长。他们给孩子买车,核心诉求是什么?安全?性能?都不是。是“可控”。
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你给他一辆燃油摩托,他可能今天在城东,明天就跑到城西去参加地下派对了。但你给他一个续航只有50公里的电动车,他所有的活动半径都被锁死了。这是一种电子镣铐,是家长们心照不宣的阳谋。
你看,所有宏大的叙事,最后都会被解构成最卑微的人性需求。
环保是假的,省钱是真的。
技术是假的,方便是真的。
自由是假的,可控是真的。
品牌玄学在这里彻底失效。你跟一个越南外卖小哥说,本田的发动机有信仰,他可能会问你,这个信仰能让他一天多送两单吗?如果不能,那这个信仰一文不值。
这才是这场战争最残酷的地方。它不是技术之争,而是生存之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越南市场比作修仙世界,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贴切。
本田和雅马哈,就像是名门正派,一步一个脚印,勤修苦练,讲究根骨和心法。
而VinFast和一众中国品牌,就是一群“道诡异仙”,直接选择了祭炼法宝,走了捷径。管你什么道心稳不稳,我法宝多,我火力猛,我直接用数量把你堆死。
谁对谁错?
没有对错。在黑暗森林里,能活下来的,就是对的。能过,就是能过。
说真的,我最近在琢磨要不要买个空气炸锅,感觉跟这事儿一个道理,都是用电的,都图个方便。
最终,越南会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摩托车市场,这个结果是注定的。
但这个故事里真正的赢家,不是VinFast,也不是雅迪,更不是越南政府。
真正的赢家,是那个每天穿梭在胡志明市拥挤街道里的外卖小哥。因为换了电驴,他每个月能多省下三百块钱油费,能让他在发薪日多点一份加了肉的河粉。
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就问你怕不怕?当一个市场的竞争逻辑,从“更好”,全面转向“更便宜”的时候,所有人都得被卷入这场绞肉机。最终,所有的技术壁垒、品牌溢价,都会被碾碎成尘埃,只剩下赤裸裸的价格。
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越南的故事,会在每一个新兴市场,不断重演。
加大,加大,再加大。
直到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直到整个市场变成一片焦土。然后,新的秩序,才会从废墟里长出来。这就是商业,无趣,且真实。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