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investing 平台引述路透社的报道,《华尔街日报》周五提到,特斯拉已经通知供应商,在其美国制造的车辆中,要彻底去掉所有中国产零部件。
有消息人士说,马斯克领导的这家汽车公司和其供应商已经替换了一部分中国产零部件,打算在接下来一到两年内,把所有配件都换成非中国产的。
《华尔街日报》补充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中关税波动,特斯拉高层一直在苦苦应对调整定价策略的难题。其实,早在4月份,路透社就已报道,在关税压力下,特斯拉在过去两年里不断提高美国工厂的北美本土采购比例。
今年10月,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特斯拉在中国的电动车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9%,总共卖出了61,497辆,这一下子扭转了9月份2.8%的增长趋势。而且,上海工厂的Model 3 和 Model Y(包括出口部分)产量比九月份还要大幅下降32.3%。
从2025年开始,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让车企高管们一直处于应对状态。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以及行业内关于稀土供应紧张和芯片缺货的持续担忧,促使这些公司重新考量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毕竟,中国一直是汽车零配件和原材料的重要来源地。
这周内,通用汽车向几千家供应商发出了通知,要他们在供应链中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有消息人士透露,公司甚至给一些供应商设定了到2027年的截止日期。从2025年春天起,由于贸易形势的不断恶化,这个过程明显加快了脚步。
早在这段时间,特斯拉的供应链调整就露出了端倪。在2025年前的第一季度报告里,特斯拉宣布,美国市场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全部配备了100%国产电池包,而内华达州超级工厂产能的突破则起到了关键作用。马斯克老板强调,公司正通过垂直整合来降低风险,得州的锂精炼厂和正极材料工厂也快要投入运营了。
要摆脱中国供应链,可没那么简单。我美国汽车和设备制造商协会的负责人科林・肖说过,中国在照明、电子、模具这些方面,已经深耕二三十年了,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方案挺难的。之前特斯拉的Cybertruck量产时,因为本土电池产能没有跟上,只得从中国进口正极材料。
有人分析觉得,美国政府的补贴政策起了关键推波助澜的作用。按规定,装配有中国产电池的电动车,没法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这一条直击车企的成本要害。不过,政策带来的一连串反应也不容忽视,今年一季度美国的电动车销量才涨了3.3%,渗透率还不到8%,反倒让消费者买车的花费更高了。
特别要提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依然在全球布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11 月的最新数据显示,10 月从那儿出口超过 3.5 万辆,创下两年来的新高纪录,它的本土化率高达 95%,还一直是行业的标杆。这个“在中国生产供应全球,美国制造实现本土化”的双重策略,可能就是特斯拉在面对各种压力时所作的现实考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