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

Max版那台双电机673马力的家伙,零百加速能跑进2.8秒,比保时捷Taycan Turbo快了零点几秒。浙江国际赛车场的圈速做到1分32秒29,确实比Taycan和Model 3 Performance都快一截。不过连续弹射三次之后,电机温度上来了,系统会自动限制功率,第四次加速时间直接拉长到3.5秒开外。21英寸米其林Pilot Sport EV轮胎抓地力够了,胎噪也够大,换一条得五千多块钱。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更关键的是,这套动力只在顶配Max版上才有。标准版5.28秒,Pro版5.7秒——大部分人买的都是这俩,跟“2秒俱乐部”基本没啥关系。

充电桩的事儿,理想跟现实差着一大截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官方说峰值570kW超充桩下15分钟能充510公里。实测19分钟从10%充到80%,平均功率220kW往上走,听着不错。问题是全国真正支持这种功率的充电桩,覆盖率连5%都不到。

你在服务区碰见的那些120kW、180kW的桩子,充电速度立马打回原形。小米说要自建500座超充站,但覆盖到你家楼下的小区,估计还得等上一阵子。这就像给你一把F1方向盘,然后让你在早高峰的三环上开——设备是好设备,场景不太对。

底盘调校听着玄乎,开起来偏德系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找了前宝马M部门的工程师李田原,还请了前法拉利的Antonio Castellano来帮忙。硬件上双叉臂前悬+五连杆后悬全系标配,Max版给了CDC电磁阻尼和空气悬架。

赛道表现确实不错,但日常舒适是另一回事——运动模式过减速带的时候,后排那个颠簸感挺明显。空气悬架只有Max版才配,标准版还是钢簧,滤震能力就那么回事儿。所谓“法拉利调校”听着提气,实际风格更像德系运动轿车那个路子,没那么激进。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智能座舱得是全家桶用户才好使

高通8295芯片加上澎湃OS,车机流畅度不错,语音响应0.38秒,连续指令也能接住。但生态联动得是小米全家桶用户才能玩转“回家自动开灯”这些功能。iPhone用户的CarWith功能延迟大概300毫秒,导航用起来不太顺手。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仪表盘那块7.1英寸OLED屏幕显示不了完整导航,得看中控16.1英寸的大屏。开车时视线偏移幅度有点大,对非米粉来说吸引力要打个折扣。

续航达成率77.6%,算不上特别扎实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Max版CLTC标称800公里,懂车帝夏季实测全程空调23℃、平均时速65公里的情况下,实际跑了621公里,达成率77.6%。冬天零下5℃降到58%左右。这个成绩跟Model 3长续航版基本持平,算不上特别扎实,也没那么离谱。

市区拥堵路况下续航缩水到500公里上下,CLTC工况确实有点理想化。发布会上强调“真实续航”,但没给WLTC数据,多少有点营销话术的意思。

21.59万起售,性价比得放长了看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标准版比Model 3后驱版便宜一万多,还多给你800V平台、双叉臂悬架和更长续航。但特斯拉的FSD生态和保值率摆在那儿,这是实打实的差距。

Max版29.99万的定价挺微妙——离保时捷Taycan入门价还远着呢,品牌溢价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能补上的。小米赌的就是“科技平权”这个概念,用30万价格给你80万级的体验。首批车主反馈交付周期得12周,售后网点覆盖也不算密,性价比能不能持续,还得看后续怎么玩。

小米SU7在浙江赛道跑出1分32秒29,比保时捷Taycan还快2秒,但连续弹射3次后电机就扛不住了-有驾

说到底,电动车这场仗刚打到下半场。市面上这些能买到的车,才是值得琢磨的东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