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10月销量创新高,M9不行了还是格局变大了?

当鸿蒙智行公布10月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的六万八千多辆时,全网却为M9是否‘不行了’吵翻了天。但真相是:M9作为五十多万元的高端车型,月销八千辆已是中国品牌突破天花板的有力证明,它更像一位‘跳高冠军’,而非追求销量的‘百米飞人’。更值得关注的是,智界R7以黑马之姿杀入前三,证明消费者不再只认车标,而是为华为的智驾、座舱等核心技术买单。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鸿蒙智行从‘单腿走路’到‘多线作战’的成熟蜕变——M8守阵地、R7拓市场、尊界秀肌肉、S7蓄势待发。正如嘉宾所言:‘这不叫格局变了,这叫格局大了。’短期的数字起伏,掩盖不住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技术底座和产品矩阵稳扎稳打的真正实力。

主持人:我们今天想要深入聊聊的【主题】,就是最近鸿蒙智行那张让全网吵翻了的10月销量成绩单。你说它创了历史新高,按理该庆功,可网上却有人说格局变了,M9不行了,这到底是谁看走眼了?你刚刷到这新闻时,第一反应是不是也愣了一下?

嘉宾:我实话讲,我也懵了一下。总销量六万八千多辆,历史新高,这数据摆在这儿,明明是大好事啊。但你刚说网上有人说M9卖得不如预期,我第一反应就是:等等,M9那可是五十多万的车,能月销八千多,已经很吓人了对吧?你是不是也觉得,很多人可能压根没意识到这个价格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对,我跟你一样,第一反应就是:大家是不是拿它跟十几万的车比销量了?但问题是,M9的平均成交价是五十五万元,这价位以前全是BBA的天下。咱们自己的品牌,能把车卖到这个价,还稳定月销八千,这不是突破天花板吗?你刚说‘吓人’,我反而觉得是‘提气’,你说是不是?

嘉宾: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M9的任务根本不是走量,而是立品牌。它就像一个旗手,告诉所有人:中国车也能站上豪华车的高地。你想想,每一单都是五十多万的真金白银,这带来的品牌势能,比卖一万辆十几万的车还猛。而且你别忘了,它现在可是四十万以上SUV市场的销量冠军,这可不是靠吹的。

主持人: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像一个运动员,有人拿百米成绩去衡量跳高选手,根本不公平。M9是跳高冠军,不是百米飞人。那问题来了,既然M9不是走量的,那这次真正的‘功臣’是谁?我看到数据的时候,眼睛直接被一个名字吸住了——智界R7,你刚注意到了吗?

嘉宾:必须提一下R7,这绝对是黑马。八千九百多辆,直接冲进前三,超过了M9。关键是,它不是问界系列的,是‘智界’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消费者认的不再是某个车标,而是背后那套技术,比如华为的智驾、座舱、三电系统。你刚说‘吸住’,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是‘惊喜’,因为它证明了鸿蒙智行的技术品牌正在成型。

主持人:哇,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事:以前咱们一说鸿蒙智行,脑子里就蹦出‘问界’俩字,但现在不一样了。R7的成功,是不是说明它已经从‘单腿走路’变成‘多条腿走路’了?就像你家大哥赚钱多,但现在弟弟妹妹也能扛事了,整个家底就厚实了,对吧?

嘉宾: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球队,以前全靠一个球星得分,现在第二、第三得分点也站出来了。抗风险能力立马就不一样了。而且你看M8,虽然销量比上个月少了百分之十七,可它还是家族里的销冠,累计卖了超过十万辆。你说它不行了?我不这么看,它更像是在给新兄弟让出一点空间,但大哥的地位没变。

主持人:等一下,你刚说M8让空间,这说法有意思。那是不是可以说,这种‘内部竞争’其实不是坏事,反而是成长的标志?就像你家孩子多了,难免抢玩具,但家里人气旺啊。不过我猜肯定有人要问:那M8销量下滑,会不会影响整体士气?你怎么看?

嘉宾:说实话,任何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产品线一丰富,自然会有分流。但你要看整体——总销量涨了,说明不是客户跑了,而是被自家别的车型接住了。这叫良性循环。而且M8价格在四十万级,M7新款更便宜,吸引的是预算稍低但又想要智能体验的用户。这不叫内耗,这叫精准覆盖。

主持人:我改一下说法,这就像开餐馆,原来只有一道招牌菜,大家都来吃。现在你上了新菜,老菜销量稍微降点,但总营业额涨了,你还不得乐开花?所以啊,看数据不能只看单个数字,得看整体生态。那说到生态,咱们再聊聊那对‘兄弟’——智界S7和尊界S800,你刚觉得哪个更让你意外?

嘉宾:坦白讲,尊界S800更让我惊讶。起售价七十多万,一个月卖了快两千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它就像一个技术宣言,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仅能做高端,还能做超豪华。而S7卖一千多辆,放在那个竞争惨烈的中型轿车市场,其实也算正常。你不能指望它一上来就干翻特斯拉吧?

主持人:对,我跟你一样,觉得尊界是‘秀肌肉’的。它不为赚钱,为的是立住那个‘中国也能造百万级豪车’的形象。而S7可能是还在找节奏。你说它现在销量不高,但会不会是在等改款?或者等智驾再升级一波?你刚说‘正常’,我反而觉得,它只要活着,就有机会翻盘,对吧?

嘉宾:没错,而且你别忘了,S7用的也是那套华为技术。只要这套系统持续进化,用户信任在,它就有翻盘的资本。这就跟手机系统更新一样,今天不火,不代表明天不火。关键是底子在,生态在。

主持人: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这份成绩单到底是喜是忧?我觉得与其说它暴露了问题,不如说它展示了成熟品牌的复杂性。有高有低,有进有退,这才是真实的生命力。你说是不是?

嘉宾:完全同意。一个品牌从单点突破到多线作战,内部有点波动太正常了。这不叫‘格局变了’,这叫‘格局大了’。M9立品牌,M8守阵地,R7拓市场,尊界秀技术,S7蓄势待发——每个角色都清清楚楚。这哪是危机?这是兵强马壮。

主持人:说得好,兵强马壮。那咱们来总结一下: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说清楚这次销量背后的本质,你会怎么说?你刚说‘兵强马壮’,我觉得可以再提炼一下。

嘉宾:简单讲,这就是中国汽车品牌越来越强的实力和越来越广阔的未来的直接体现。它不再靠单一爆款赌命,而是靠技术底座和产品矩阵稳扎稳打。未来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多条路一起走。

主持人:我复述一下,你是说,真正的实力,不是某一款车卖得多神,而是整个体系能持续输出、能自我迭代、能覆盖不同人群?这就像一棵树,根扎得深,枝叶自然能伸得远。

嘉宾:对,就是这个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开始为‘技术品牌’买单,而不是只看车标。这说明信任在转移,中国品牌的高端化,已经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主持人:那问题来了,这种‘强大’和‘广阔’,有没有可能被打破?比如说,技术被追上,或者市场突然变冷?你刚说信任在转移,那这信任牢靠吗?

嘉宾:必须提一下,任何趋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优势是动态的,别人也在追。而且高端市场本身就很敏感,经济一波动,大额消费就会受影响。但话说回来,鸿蒙智行现在有这么多车型在跑,就算某一款遇到坎儿,整体也能扛得住。这就叫抗风险能力。

主持人:所以呢,与其担心它会不会倒,不如看它能不能持续进化。就像你开车,不怕路远,就怕车没油。只要技术迭代不停,生态不断丰富,那这点波动,真不算啥。我确认一下,你是想说,短期的数字起伏,不该掩盖长期的趋势向好,对吗?

嘉宾:是,我明白你的意思。短期看是销量数字,长期看是品牌力和技术力的积累。M9卖八千辆是结果,背后是无数用户愿意为国产高端买单的信心。这才是最值钱的。

主持人:一句话,核心就是:表面看是销量的‘冰火两重天’,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品牌实力增强和未来广阔的生动写照。这个观点,我觉得最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别被单一数字带节奏,要看清背后的结构性变化。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的分享,也感谢每一位收听的你,我们下次再会。

鸿蒙智行10月销量创新高,M9不行了还是格局变大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