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狮06 EV:18分钟补能350公里,这台20万级纯电SUV凭什么让特斯拉Model Y车主开始动摇?
上个月在服务区遇到个老哥,开着刚提的海狮06 EV,我正给油车加油呢,他那边已经插上桩刷了会儿手机,等我加完油进便利店买水出来,人家拔枪走了。聊了几句才知道,从30%充到80%,前后也就喝杯咖啡的功夫。这速度,多少有点颠覆我对纯电车的认知了。
说实话,纯电SUV这两年新车扎堆,但真正让人记住的不多。海狮06 EV能在一众竞品里站稳脚跟,或许跟它那套补能逻辑有点关系。传统充电桩给电池灌电,就像往水缸里倒水,急了容易溢出来伤电池。比亚迪这次搞的智能升流技术,大概相当于装了个智能水龙头,根据电池状态实时调水流大小,既快又稳。实测下来电池温度能稳在25度上下,这温控水平在同价位车型里算比较扎实的。
冬天用车可能更能体会到差别。去年冬天帮朋友接过一次车,某品牌纯电SUV在零下十几度的露天停车场冻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显示续航直接掉了三成。海狮06 EV那套脉冲自加热系统,原理类似给电池做高频按摩,通过电流脉冲让电池内部快速升温。北方车主群里有人实测过,零下10度环境续航保持率能到八成多,这数据搁几年前不太敢想。
续航焦虑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看实际表现。官方标的605公里CLTC续航,按经验打个七八折是常态。不过有媒体拿着这车跑了趟实测,市区开空调正常通勤,续航达成率能到九成;上高速跑120巡航,达成率也能保持在七成八左右。算下来城市代步一周充一次电差不多够用,偶尔跑个长途提前规划好充电点也不至于太慌。
底盘这块儿倒是给了点小惊喜。云辇-C那套智能阻尼系统不是摆设,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悬架在主动化解冲击,不像某些电车那种生硬的弹跳感。高速并线时车身姿态也比较稳,侧倾控制得还行。当然,跟那些主打操控的性能车没法比,但作为家用SUV,这调校算是找到了舒适和支撑性之间的平衡点。
安全配置方面,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把刀片电池直接集成到底盘里,相当于给车身增加了一层结构骨架。碰撞测试视频看过几个,电池包基本没啥变形。针刺实验那些极端测试数据就不多说了,日常用车遇到的概率不大,但这种冗余设计多少让人心里踏实点。
车机系统这块儿见仁见智。DiLink 100支持四音区语音识别,副驾说话不会误触主驾指令,这设计还算贴心。12.8英寸旋转屏能装不少第三方App,虽然生态丰富度比不上手机,但刷刷短视频、听听音乐够用了。AR-HUD抬头显示在阳光下偶尔会有点反光,不过导航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开车时确实不用频繁低头看中控。
空间利用率可能是很多家庭用户看重的点。2820毫米轴距带来的后排腿部空间接近1米,坐三个成年人不会太挤。纯平地板让中间乘客不用再尴尬地跨着隆起,长途出行舒适度能好不少。后备箱695升加前备箱142升的储物能力,塞个婴儿车、两个大行李箱问题不大,偶尔周末带家人自驾游也能装得下露营装备。
静音水平超出预期。纯电驱动本身就没发动机噪音,再加上全车隔音处理和低风阻设计,120公里时速下车内对话基本不用提高音量。这方面的体验,可能比同价位很多燃油SUV要好上一截。
说到价格,20万出头的定位卡得挺巧妙。往上看特斯拉Model Y配置缩水版要贵几万,往下看自主品牌纯电SUV配置又差点意思。海狮06 EV把快充、智能座舱、安全配置都堆上了,性价比确实有一定竞争力。
最后聊点实际的。买纯电车之前最好先确认自己有没有固定充电条件,小区能不能装家充桩,公司附近充电桩多不多。这些基础条件比车本身的续航数据更影响用车体验。海狮06 EV的快充能力算是给补能焦虑上了个保险,但如果常跑长途或者充电不方便,可能还是得多考虑考虑。
这车适合谁?大概率是那些有家充条件、日常通勤半径在两百公里以内、偶尔需要跑趟长途的家庭用户。至于值不值得买,试驾完自己心里应该就有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