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荣威最近这个M7,不到10万块起步,这事儿不叫“务实”,这叫掀桌子。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是把餐厅里的蛋糕全都端自己家去了,那荣威M7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走的时候还顺便把老板的煤气罐扛走了。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标准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卡车冲锋。车圈现在已经不是存量竞争的红海了,是所有人泡在一个锅里的黑暗森林,大家都在假装自己是盆栽,实际上背地里都在把根往别人家底盘下面捅。
你看,一个正常的车企思路是什么?是我要搞豪华感,我要堆配置,我要讲智能驾驶的故事,我要让用户觉得买我的车倍儿有面子,可以去星巴克的时候把车钥匙不经意地放在桌子上。但荣威这一招,属于是彻底不装了,摊牌了。它的核心逻辑变成了:面子?面子值几个钱?我直接把价格打到你的肋骨上,就问你疼不疼?
这背后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清醒,一种“悟了”之后的癫狂。荣威算是想明白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跟那帮新势力卷冰箱彩电大沙发,跟BBA去卷品牌玄学,那是纯纯的想不开。奔驰为什么是奔驰?因为它那个标就值20万。你买的不是车,是别人看到这个标之后,脑补你人生故事的权利。特斯拉为什么是特斯拉?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单纯地喜欢特斯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跟这帮已经被用户“信仰附体”的品牌拼刺刀,纯属头铁。
所以荣威M7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成仙”或者“成盒”的路。它不跟你聊那些花里胡哨的,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家庭用户最大的那个痛点,也是最说不出口的那个字:穷。
诶,别笑,这是实话。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我选车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根本不是什么零百加速,不是什么智能座舱能不能看B站。我想的是,我带我爸妈和我儿子出去,后排能不能塞下三个人再加一个安全座椅?后备箱能不能同时放下婴儿车和两个行李箱?跑个长途回老家,我是不是得提前规划好三个服务区,像打游戏做任务一样去排队充电?
荣威M7的逻辑就是单点爆破。它搞的那个超2000公里的综合续航,讲白了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物理外挂”。这玩意儿不是给技术宅看的,是给那些被高速堵车、节假日充电桩排队整出PTSD的普通人看的。它的潜台词不是“我的技术牛逼”,而是“兄弟,别慌,加满一箱油,你就是这条高速上的雷电法王,想去哪就去哪,把那些在充电桩前面望眼欲穿的电动爹们远远甩在身后。”这种安全感,比你车里那个大号MP4能放4K电影重要一万倍。
再说它的配置,什么慕斯舒压座椅,什么8155芯片。这些东西说白了,都是在为“不折腾”服务的。我爸就不懂什么智能语音,你跟他说“你好,XX”,他觉得车里有鬼。但荣威这个AI语音能听懂方言,这就很关键。这意味着我爸可以操着一口山东话让车把空调开开,这对他来说,不是科技,是魔法。这才是技术该有的样子,不是去教育用户,而是去迁就用户,尤其是迁就那些已经被时代甩下的用户。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一台MPV比做修仙有点扯淡,但你仔细想想,这帮车企哪个不是在渡劫?要么all in纯电,赌国运昌盛,充电桩一夜之间铺满无人区;要么就像荣威这样,搞个混动,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这是生存哲学的博弈。
当然,这种极致的务实,其实也是一种投降,承认自己在品牌、在智能化叙事上,暂时玩不过那帮疯子。但我觉得这不丢人。你知道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是什么吗?不是识别红绿灯,也不是躲避障碍物,是怎么跟马路上的“老头乐”共存。你算法再牛逼,算得过老大爷一个鬼探头横穿马路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最朴素的民间智慧对高科技的降维打击。荣威M7也是这个逻辑,它不跟你玩虚的,它直接用价格和续航这两个最不讲道理的武器,一拳打在你的七寸上。
这他妈才叫诚意!
所以,别被什么“豪华”带偏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车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能拉着一家人,省心、省钱、安全地从A点到B点的铁盒子。荣威M7就是把这个铁盒子的属性点给加满了。它可能不够酷,不够有话题性,甚至有点“油腻”。
但讲真,当你老婆孩子爸妈都坐在车里,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时候,谁还在乎你酷不酷?不过话说回来,买车终究不是买冰箱。会买这车的人,大概率是想明白了生活本质的人。但问题是,大部分人买车,恰恰是为了逃避生活本质,是为了向邻居证明自己过得还行。所以这台车,最终可能叫好不叫座,成为一个逻辑上的赢家,市场上的路人甲。这就是现实的魔幻之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