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燃油车出新品,我都有一种看《最后的武士》的感觉,悲壮,但又有点不合时宜。这不,吉利又整活了,带着个叫“东方曜”的新系列出来了,上来就报菜名:162万用户背书。这个数字扔出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仿佛在对整个新能源时代说:你看,大爷还没死透呢。
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就透着一股子荒诞。2025年了,都快电子飞升了,燃油车市场还占半壁江山。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多数人嘴上喊着“遥遥领先”,身体却很诚实地选择了加油站。这162万用户,不是什么冰冷的数据,而是162万个活生生的中年男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兜里没几个闲钱,买车的第一需求不是“智能驾驶带我飞”,而是“这玩意儿耐操不?保养贵不?过年开回村里有面子不?”
吉利显然是把这群人的心态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所谓的“全新东方曜系列”,本质上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不装了,摊牌了”的行为艺术。它对着所有还在矜持的合资老法师们大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套打法,属于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过去大家怎么玩?大众说我有“德味”,丰田讲我“开不坏”,日产卖他的“大沙发”。大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体面地、一刀一刀地割韭菜。但吉利中国星这波操作,等于直接冲进餐厅后厨,把煤气罐拧开,然后点上一根烟,笑嘻嘻地问大家:“现在,我们能谈谈性价比了吗?”
你看它的配置单,简直就是一场对合资车的公开处刑。同价位的卡罗拉、朗逸,车机卡得像是我奶奶家的老式收音机,连个倒车影像都得加钱。而东方曜呢?GEEA 3.0架构,星睿AI大模型,全域FOTA。这些词你听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就相当于你在玩红白机,人家直接把PS5 Pro拍你脸上了,还问你:“就这个价,感动不感动?”
更狠的是安全。合资车还在抠抠搜搜地算高强度钢占比,东方曜直接给你干到70%以上,还标配航天级铝合金防撞梁。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造移动堡垒,是金钟罩铁布衫附体。这传递出的潜台词非常明确:别人的车是铁皮,我的车是装甲,就问你怕不怕?你以为这就完了?座椅按摩、12扬声器音响,这些在合资车上得到高配甚至顶配才有的“奢侈品”,在东方曜这里成了中低配的常规操作。这叫什么?这叫压缩毛巾式给配置,看着不大,泡到水里能给你胀满一整个浴缸。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好几辆车的中年人,对这种行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真的把价格打下来了,让普通人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恨的是,它把整个市场的体面都撕碎了。以前买车,你还能聊聊品牌文化,谈谈驾驶质感。现在呢?见面直接问:“你几个气囊?屏幕几寸?有座椅通风吗?”一切都变得如此赤裸裸,如此没有玄学。
但玄学这东西,在某些品牌上是真的存在的。你跟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你跟特斯拉车主说这车内饰糙,他会跟你科普极简主义的哲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吉利的问题在于,它还没有修炼到这个“品牌玄学”的境界。所以它只能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去战斗:加大,加大,再加大!把所有能给你的都给你,多到让你不好意思。
这种打法,在技术圈叫“大力出奇迹”,在玄幻小说里叫“一力降十会”。它解构了一切关于汽车的高大上叙事。什么智能座舱,什么人车合一,在绝对的低价和满配面前,都显得有点花里胡哨。讲真,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L4、L5都好使。吉利深谙此道,它知道它的用户要的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能摸得着的实惠。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吉利比喻成一个掀桌子的赌徒,可能有点对不起人家工程师的努力。但商业嘛,不就是这样。当所有人都想上桌吃饭的时候,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自己在废墟上开个烧烤摊,薄利多销。
所以,星瑞9.87万起,星越L 15.87万起,这个价格一出来,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已经不是价格战了,这是闪电战,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修改作战计划。它不是要把蛋糕分走,它是连烤箱都要一起端走。
最终,这162万用户和未来更多的新用户,他们买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买的不是吉利这个品牌,甚至不是东方曜这个名字。他们买的是一种在预算范围内,对合资品牌长久以来的“傲慢”进行反击的权力。他们用真金白银投票,告诉那些合资老法师们:时代变了,大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别在这儿跟我讲什么品牌溢价了,我真的会谢!这,才是吉利中国星最可怕的武器,它不是钢筋铁骨,而是人心。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