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

咱们平常开车上路,最担心的可能就是车子本身出问题,比如爆个胎、熄个火什么的。

但大伙儿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最靠不住的,可能不是我们身下的这台钢铁机器,而是我们自己的大脑。

最近在G3京台高速上发生的一件事,就结结实实地给我们所有驾驶员提了个醒。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一辆货车在高速上行驶得好好的,突然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最后直愣愣地撞上了护栏。

事后一查,原因让人后背直冒冷汗:开车的师傅,居然睡着了,整个失控过程持续了整整五秒钟。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打个盹儿,五秒钟能有多大事?

这话可千万不能这么说。

咱们得算一笔账,这笔账关系到身家性命。

在高速公路上,车速通常都在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咱们换算一下,这相当于每秒钟车子就在往前冲将近二十八米。

那么五秒钟呢?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就是将近一百四十米。

一百四十米是什么概念?

咱们标准足球场的长度也就一百零五米左右。

也就是说,在司机师傅眼睛闭上的这短短五秒里,他的车在完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像一颗出膛的炮弹一样,盲目地飞奔过了一个还多的足球场的距离。

在这段“死亡距离”里,前方但凡有任何一辆正常行驶的车,或者路面有任何一点小小的障碍,后果都将是毁灭性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意外了,这简直就是拿自己和路上所有人的生命在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博。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个经验丰富的货车司机,会在关乎性命的高速公路上睡着呢?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难道是他不负责任,明知疲劳还要硬撑吗?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几个我们每个驾驶员都可能遇到的“隐形杀手”,它们总在不知不觉中,试图夺走我们手中的方向盘。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现象,就是高速公路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催眠大师”。

这听起来有点反常识,按理说,速度越快应该越紧张,怎么反而会犯困呢?

原因在于“单调”。

在市区开车,我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红绿灯、躲避行人和电瓶车、防备随时可能变道的车辆,我们的大脑需要处理大量信息,所以一直处于一个高度兴奋和警觉的状态。

可一旦上了高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眼前的景象,除了笔直的道路就是两旁飞速后退的绿化带,一成不变;手上的操作,也基本就是握稳方向盘,脚下控制着油门,极其单一。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会觉得这个工作“太没技术含量”,缺乏足够的刺激,于是它就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进入一种半休息的“节能模式”。

这种模式下,人的反应会变慢,警觉性会下降,困意自然就如潮水般涌来。

这和我们上学时听一堂枯燥的课、开一个冗长的会容易打瞌睡,是同一个道理。

其次,我们车里那个小小的密闭空间,也可能在悄悄地“放倒”我们。

为了舒适,或者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我们大多数时间都是紧闭车窗,开着空调内循环。

这样做短时间没什么,但如果连续开上几个小时,问题就大了。

车厢变成了一个密封罐,我们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不断积聚,浓度越来越高,而赖以生存的氧气浓度则会相应地下降。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密闭空间里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人就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

我们可能只是觉得自己有点累,想休息一下,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可能已经处于轻微缺氧的状态,正在被我们自己制造的“废气”麻痹。

所以,长途驾驶时,时不时地切换一下外循环,或者干脆开点窗户缝让新鲜空气流进来,是给大脑“充电续航”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一点,就是我们不能跟自己的身体规律对着干。

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套精密的“生物钟”,它决定了我们什么时候精力充沛,什么时候需要休息。

通常来说,一天中有两个时段是“瞌睡高峰期”,是我们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

第一个是深夜到凌晨,大约是午夜十二点到凌晨四点之间。

这个时间段,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最低谷,是身体强制要求我们睡眠的时间。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第二个是午后,大概下午一点到三点。

午饭过后,大量的血液会流向胃部帮助消化,供应给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就会相对减少,再加上一个上午的忙碌,人就特别容易犯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饭气攻心”。

很多疲劳驾驶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两个“魔鬼时段”。

所以,安排长途出行,一定要科学规划,尽量避开这两个时间段行车。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那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在这些时段来临之前,主动到服务区去休息调整,而不是等到眼皮打架了才去手忙脚乱地找地方。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一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了。

交通法规里明确写着: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且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睡着了5秒!高速路上大货车失控乱转!真实记录惊魂瞬间!-有驾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规定有点“死板”,自己感觉不累就想多开一会儿。

但实际上,这条规定背后,是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科学经验。

它不是为了限制谁,而是为了保护每一个在路上的人。

这恰恰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它用一条法律的红线,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防止疲劳驾驶的安全屏障。

因此,面对疲劳驾驶这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恶魔,我们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那种“我还能再开一会儿”、“到下一个服务区就休息”的想法,往往就是悲剧的开端。

安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你出事后有多后悔,而在于你上路前有多准备,行车中有多警觉。

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最基本的前提;科学地安排行车和休息时间,这是最聪明的策略;长途出行最好能有个同伴轮换着开,这是最保险的方法。

在行驶途中,要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状态,感觉稍微有点疲惫、有点精神不济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把车开到安全的地方,哪怕只是下车走动走动,洗把脸,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比在困倦中苦苦支撑要强一百倍。

记住,方向盘握在你的手里,你掌控的不仅仅是车辆的方向,更是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