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去年我跟一个修理工聊,开到店里那天,他看我那车挺新,就问:这车贵不贵啊?能整坏不?我噼里啪啦跟他说了半天,最后他说:其实51万的车,几乎不用担心壳子掉漆,关键还是看你拉扯的多凶。
昨天看了新ES8的官方介绍,我心里忽然觉得:这车的价格区间还有点弹性(估算,体感)——40万到45万的门槛,真让人琢磨。而且,你会发现全新款ES8的尺寸真挺大,但归根结底,得看供应链的存货情况——我估摸着,现在的产业链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尤其是电池技术成熟后,灵活性大打折扣。
咱们不妨比较一下两个类似价位的车。比如奥迪Q7L和新ES8,两个都在百万级SUV的门槛上,但你会发现,奥迪的动力听上去更细腻——调校更偏向驾控;而蔚来这次,强调的是续航和智能驾驶。实际上,很多人买SUV,操控可能没那么重要(除非你喜欢激烈追车),更关心的还是舒适和续航。
全新ES8的车身长宽高都变得更大,轴距也加了60mm,车内空间自然不用说比老款更宽敞。有朋友笑着说:这车就像搬家用的货车似的,后排坐起来真舒服。而且,大容量的前备箱,230升,刚好,平时放点行李或滑雪装备可以放进去。对比其他品牌的同价款车型,空间上确实占优势(估算样本少),但豪华感还能靠内饰堆料支撑。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发现那张静态图挺漂亮:全景天幕搭配氛围灯,打开的时候,感觉像个小屋。车上的Skyline大屏幕,感觉比我家那个超大平板还酷,实际操作起来,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用用手指就能操作。问一下,大家心中期待的智能驾驶,真能把人从开车焦虑里解脱出来吗?我觉得还得看普通用户的惯——我周围朋友,有的根本不愿意松手,反正我自己倒觉得,如果驾驶辅助越来越智能,未来开车会更随心一些。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问:你们觉得,哪款车最难搞清楚真实驾驶感的?我有个猜测,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性能就决定了一切,可能还得考虑后续软件的升级和支持(这我不敢百分百确定,但觉得挺有道理的)。
说到这,我有点嫌麻烦。买个新车,除了价格,动力、空间、配置,哪个才是真正的刚需?还是说,买车已经变成了看心情和科技炫耀的事?我记得以前,车就是代步用的,现在变成了身份和玩具。
其实我挺喜欢这次新ES8的黑科技——比如那台感应电机,感觉就像加了点燃料油,稳稳的。峰值扭矩达到700牛·米,0-100秒不到4秒,心里其实挺佩服。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像我一样,觉得,真正的动力快感,还得看驾驶场景?市区堵车,当然动力越大越好;但长途高速上,续航和充电便捷才是王道。
说到那,这车支持4C超充,10分钟充280公里,我都快麻木了。你们知道我算过——跑长途,一天来回跑个300公里也不算啥。按百公里电费0.5元算(估算,样本少),一天下来,充电成本大概是1.5元——比燃油便宜多了,对于折腾电动车的人,不能不说,是个亮点。
我心里琢磨,这股智能驾驶和续航技术,真能撑几年?还会不会出新版本?让人有点担心软件停滞——这点我还没搞明白。对了,曾经跟一销售聊,问他:你们的技术是不是赶不上别的品牌?他说:一步步来,慢慢换代。但我心里觉得,搞研发这些事,倒是像煲汤,一锅锅调着,放点料,有时候慢,也得看火候。
但我注意到,蔚来的价格策略——用租电池方案,又能让成本变得灵活些(这点挺聪明的),无形中降低了门槛。就像我朋友说的:你如果买不起全款,租电池也能轻松入手。不过我一直好奇:这租电池后,后续维修保养会不会更复杂?哎,反正我问得多,没人告诉我具体。其实心里还在存疑。
语音控制和多屏联动,看似炫酷,但我在想:真正用起来,日常能带来的便利有多大?毕竟,科技再复杂,日子还是要过。所以,问一句,咱们到底在追逐什么?那辆车,看着那么开起来其实还挺惯的。
不说了,临场小计算:充满电,续航635公里(估算)每公里大概花费0.3元左右,电费低,油费高,未来电动车的走向,得看电网能不能撑得住。
其实我还挺犹豫:什么时候二手车市场,能看到便宜点的ES8?我估算,1年后,这车还能卖到二手市场上40万左右吧?前提是没大事故。听说,有个朋友开着特斯拉,觉得保险和叫修费都挺高的。你们有这个担心吗?还是说,这怎么都比不上燃油车的修理价格?
站在这辆新车的身边,我突然想:是不是我们对科技感的追求,有点过度了?车子这么大,空间、配置都够了,就看心情买东西。你说,下一次买车,是继续求实还是炫耀呢?或者,像我,光想这个细节:车门关闭的声音,是不是也能算个生活品质体现?(这可能有点夸张,但我不太会形容那个声音的感觉,有点沉稳,有点澎湃,像是物理的呼吸。)
你们怎么看?是不是,汽车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家?还是说,我们只是期待,下一年代的车能带来点不一样的体验?关键还是,看那台车,停在路边的时候,能不能让你心动一秒,或者,用不用担心它哪天突然跑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