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很多人都在讨论,就是别克的昂科威 S 这款车。
按理说,这车现在给出的价格,听着都让人心动。
原来指导价小二十万的一台中型 SUV,现在直接把门槛降到了十四万都不到,就算你上个高配,把所有手续办齐了,落地也就十六万多点。
这个价格,咱们拿来跟市面上那些热门车比一比,一下子就显得特别有吸引力。
你看本田的 CR-V,丰田的 RAV4 荣放,随便一个入门款落地都得奔着二十万去了,这么一算,昂科威 S 能便宜出四五万块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很多人都说,这车骨子里是个“硬汉”,底盘用料比很多德系车都舍得,那个 1.5T 的发动机,动力参数拿出来能让不少 2.0T 的车都觉得没面子。
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这么一个听起来性价比爆棚的合资车,销量却一直不温不火,甚至连一些国产热门 SUV 销量的零头都赶不上。
这就让很多人犯嘀咕了:这昂科威 S 到底是明珠蒙尘,一个被大家严重低估了的宝藏车,还是说它就是表面功夫做得好,实际上有一些咱们普通人不知道的硬伤?
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个明白。
首先,咱们必须承认,单从三大件和机械素质这个层面来看,昂科威 S 在它这个价位里,确实是个很能打的角色。
尤其是它的底盘,可以说是它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开过这车的人普遍反映,这车的底盘感觉特别“整”,不像很多日系车那样开起来忽忽悠悠的,高速上稍微快一点就感觉发飘。
昂科威 S 在高速上变道,车身姿态控制得很好,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轮子牢牢地扒在地上,特别有信心。
这得益于它扎实的用料,比如它的前悬挂下摆臂用的是一整块铝合金材料,这在同价位车里是很少见的,比常见的钢制材料更轻,能让车轮的反应更快。
后悬挂也是规格很高的五连杆独立悬挂,这些硬件堆在一起,就造就了它那种偏向运动和操控的驾驶感受。
过弯的时候侧倾很小,路面上的信息也能比较清晰地传递给驾驶员。
这种“紧绷”的质感,对于喜欢开车、追求驾驶乐趣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享受。
再说说动力,很多人一听是 1.5T 发动机,可能就下意识地觉得动力一般。
但昂科威 S 的这台 1.5T 发动机,参数非常亮眼,最大马力有 211 匹,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本田 CR-V 的 1.5T,甚至比大众途观 L 上那台低功率的 2.0T 还要强。
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 9AT 自动变速箱,这比很多日系车用的 CVT 变速箱和一些德系车用的双离合变速箱,在很多人看来要更可靠、换挡逻辑也更清晰。
实际开起来,这套动力总成确实表现不错,红绿灯起步很轻快,深踩油门动力响应也挺积极,日常在市区里开绝对是游刃有余,上了高速需要超车的时候,速度提到一百二再加速,也还能感觉到后劲。
可以说,在纯燃油车的世界里,昂科威 S 的这套动力和底盘,确实对得起它“美系车”的名号。
但是,一辆车好不好,绝不仅仅是看它开起来爽不爽。
尤其对于咱们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买车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驾驶乐趣,而是一些更实际的问题。
而恰恰是在这些方面,昂科威 S 的短板就暴露得非常明显了。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空间和舒适性。
昂科威 S 虽然定位是中型 SUV,但它的车内空间表现,尤其是后排,真的算不上宽敞。
坐进后排,腿部空间只能说是够用,跟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吉利星越 L 那种能轻松跷二郎腿的空间比起来,差距非常明显。
更让人难受的是它的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比较直,坐垫也不够长,再加上它那个偏硬的运动底盘,短途乘坐还行,要是跑长途,后排乘客的体验可以说会比较糟糕,时间长了会觉得腰酸背痛。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也不算大,对于一个需要经常带着孩子出门、拉着婴儿车、大包小包的家庭来说,会显得捉襟见肘。
这一点,就直接劝退了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购车用户。
毕竟,车是给一家人用的,不能只图司机一个人开着爽。
其次,就是一些设计上的“老毛病”。
比如通用的车,刹车踏板普遍调校得又高又硬,第一次开的人总感觉一脚踩下去没反应,心里会有点发慌,需要花时间去适应。
虽然习惯了之后会发现它的刹车力度其实很线性,但这无疑给初次接触的消费者留下了不太好的第一印象。
在如今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这种不够人性化的细节,也会成为减分项。
而最致命的一点,是昂科威 S 所处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面对的,不再是十几年前那个合资品牌躺着都能挣钱的时代,而是被我们强大的国产品牌“围殴”的局面。
在 15 万这个价位,国产车能给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你想要大空间和舒适性,吉利星越 L、奇瑞瑞虎 8 PRO 都能满足你,而且内饰的豪华感营造得比昂科威 S 强得多。
你想要智能科技,现在的国产车机系统,流畅度和功能丰富度,已经把合资车远远甩在身后了,语音控制、车联网生态,这些体验上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
更关键的是,你如果追求用车成本,那比亚迪的宋 PLUS DM-i、宋 L 这些插电混动或者纯电车型,更是对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平时上下班通勤全用电,一公里成本不到一毛钱,偶尔跑长途也不用担心续航焦虑,这种经济性是昂科威 S 这种纯燃油车完全无法比拟的。
所以,咱们回过头再看昂科威 S 的困境,就很好理解了。
它不是一辆差车,恰恰相反,它是一辆在机械层面很不错的车。
但它的优点,比如操控性,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购车指标。
而它在空间、舒适性、用车成本这些方面的短板,却正好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
它的“合资光环”,在国产车强大的产品力和极致的性价比面前,也早已褪色。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买车,最终还是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
昂科威 S 的大幅降价,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挣扎,它用价格来弥补产品定位上的偏差。
对于那些不怎么在乎后排空间、就喜欢开车、并且对新能源车不感冒的个人用户来说,它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更广大的中国家庭来说,市场上确实有比它更合适、更贴心的选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