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咱们中国的汽车正越来越多地开到国外去,而且卖得还相当不错。
这其中,比亚迪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它在巴西这个遥远的南美国家,到底干了件什么大事,又是怎么一步步把市场给打开的。
说起这事,得从一个挺有仪式感的场面讲起。
不久前,在巴西的一家新工厂里,比亚迪庆祝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在全球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累计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当时,不仅比亚迪的老总王传福亲自到场,巴西当地的好多重要官员也都来了,场面相当热闹。
这个庆祝活动放在巴西举办,其实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全世界,巴西这个市场,对于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巴西离我们那么远,文化、习惯都差很多,而且那里本来就有那么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老牌汽车品牌,一个中国品牌怎么就在那儿火起来了呢?
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夜成名的神话,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精心布局。
时间回到大概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左右,那时候比亚迪刚进入巴西市场。
它聪明的地方在于,一开始并没有急着去卖家家户户开的小轿车。
因为那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新来的品牌很难一下子就站稳脚跟。
比亚迪选择了一个特别巧妙的切入点——电动大巴。
你想想,一个城市里,每天在路上跑得最勤、大家看得最多的车是什么?
就是公交车。
比亚迪通过为巴西的城市提供清洁、无污染的电动公交车解决方案,一下子就干了好几件事。
首先,这直接和当地政府打上了交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电动大巴作为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让“BYD”这个牌子在老百姓心里留下了环保、高科技的好印象。
这比花大价钱打广告可管用多了。
在成功地让电动大巴跑遍巴西的一些主要城市后,比亚迪并没有停下脚步。
它紧接着又在当地建了生产太阳能光伏板的工厂,还有生产动力电池的工厂。
这一连串的动作,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比亚e迪不是来“捞一笔就走”的过客,而是要在这里扎下根来,和巴西一起发展的长期伙伴。
它在当地投资建厂,为当地人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就这样,比亚迪在巴西默默耕耘了好几年,一边做着公共交通和新能源的生意,一边在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深入地了解市场。
他们花了足足七年的时间,去研究巴西人的用车习惯、喜好和真实需求。
直到2021年,当他们觉得时机成熟,对市场有了充分的把握之后,才正式向巴西的普通消费者推出了第一款乘用车——唐EV。
可以说,这次出击是做足了准备的,而不是一次盲目的冒险。
事实证明,这种耐心和准备是完全值得的。
当比亚迪的海豚、宋PLUS这些车型陆续在巴西上市后,立刻就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就拿海豚这款小车来说,它在巴西市场上就像一条鲶鱼,彻底搅动了原来平静的小型车市场。
在它出现之前,巴西市场上的小型车大多是些配置比较基础、设计也有些过时的老面孔。
而海豚不仅外观时尚,车内空间设计得也很巧妙,更关键的是,它把很多以前只有在高级轿车上才能看到的智能科技,比如可以旋转的大屏幕、智能语音控制等等,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带给了普通消费者。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提升,让很多巴西人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电动车可以这么酷,这么好用。
消费者的喜爱最终都体现在了实实在在的销量上。
在进入巴西乘用车市场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的汽车销量就突破了十七万辆。
到了2024年5月份,比亚迪单月在巴西的注册量就超过了九千辆,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点七,直接冲到了全国汽车零售销量的第四名。
更让人佩服的是,根据巴西一家权威机构发布的消费者满意度报告,比亚迪竟然超过了本田、大众、福特等十一个在当地经营多年的主流汽车品牌,排在了第一位。
这说明,巴西消费者不仅愿意买比亚迪的车,而且用过之后还觉得特别满意,这是对一个品牌最高的肯定。
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光鲜成绩背后,其实也克服了相当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最大的难题就是品牌认知和信任。
在汽车这个领域,欧美日韩的品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已经建立起了非常牢固的信任感。
一个来自中国的全新品牌,大家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这车质量到底行不行?
售后服务跟得上吗?
面对这些疑问,比亚迪没有选择空洞地去辩解,而是用最实在的办法来回应。
它在巴西快速地建立起销售和服务网络,到2023年10月,就已经有了一百家经销店,并且计划在2025年底前,把这个数字增加到二百四十家。
这意味着,无论消费者在巴西的哪个地方,都能方便地看到车、买到车,并且享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是建立信任最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文化和使用习惯的差异。
有些在中国很受欢迎的功能和设计,到了国外可能就水土不服。
比亚迪在进入每一个新市场前,都会做大量的本地化调研和适配工作,确保产品能够真正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的产品直接搬过去卖。
再有就是复杂的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中,各种政策法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有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工业,可能会突然提高进口汽车的关税。
如果一个企业只做出口贸易,那它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非常被动。
比亚迪在巴西直接投资建厂的策略,就很好地化解了这种风险。
它把生产线搬到了当地,成为了巴西本地企业的一员,这样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政策,还能更深入地融入当地社会。
最后,还有舆论环境的考验。
在一些海外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讨论有时并不那么客观和友好。
面对这种情况,比亚迪选择了一种非常成熟和自信的处理方式:不参与无谓的争论,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踏踏实实地经营好自己的业务上,用公开透明的沟通和持续稳定的发展来回应外界的各种声音。
事实也证明,当你的产品足够好,为当地社会做出的贡献足够多的时候,自然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仅在2024年这一年里,比亚迪就在巴西的各种汽车评选中获得了三十六个奖项,这些来自专业领域的荣誉,就是对其成功最好的证明。
面向未来,比亚迪在巴西的蓝图已经非常清晰。
它将继续深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战略,除了开设更多的门店,还会大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让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手机应用,方便地找到并使用数千个充电桩,彻底解决电动车主的“里程焦虑”。
可以说,比亚迪带给巴西的,不仅仅是汽车产品,更是一种绿色、智能、便捷的全新出行方式,它正在用自己的技术和努力,成为推动巴西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