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梗概:
2025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了81,302辆新车,加上一季度交付的75,869辆SU7,上半年共交付157,171台新车。小米汽车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亏损逐步缩小。2025年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亏损5亿元;二季度收入206亿元,亏损3亿元。小米总裁卢伟冰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计划在2027年前进入欧洲市场销售,目前正处于研究和准备阶段。小米已启动欧洲研发中心招聘,吸引了多位行业专家加入,包括曾在宝马、威廉姆斯和索伯F1车队工作的Rudolf Dittrich,前宝马员工Dusan Sarac及工程师Jannis Hellwig。此外,媒体报道称小米第三款车型可能命名为“YU9”,将是一台配备1.5T发动机和双电机系统的增程混动车型。
---
全新原创文章:
2025年二季度,小米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81,302辆新车交付,加上一季度的75,869辆SU7,上半年总共卖出了157,171台车。这个数字,放在几年前,可能没人敢想。毕竟,小米造车这事儿,一开始可是被不少人唱衰的。但如今,小米用数据打了那些质疑者的脸。
收入方面,小米汽车业务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2025年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亏损5亿元;到了二季度,收入涨到了206亿元,亏损也缩小到了3亿元。虽然还在亏钱,但趋势是好的,亏损在收窄,收入在增长。这说明,小米汽车的业务正在逐步走上正轨。
更让人期待的是,小米汽车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上,小米总裁卢伟冰透露,小米汽车计划在2027年前进入欧洲市场销售。目前,公司正处于研究和准备阶段。虽然卢伟冰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这个消息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
为了进军欧洲,小米也是下了血本。他们启动了欧洲研发中心的招聘工作,吸引了不少行业大咖加入。比如,曾在宝马、威廉姆斯和索伯F1车队工作的Rudolf Dittrich,前宝马员工Dusan Sarac,以及工程师Jannis Hellwig。这些人的加入,无疑为小米汽车的技术研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除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小米在车型研发上也没闲着。有媒体报道,小米的第三款车型可能被命名为“YU9”,将是一台配备1.5T发动机和双电机系统的增程混动车型。这种车型,既能满足日常通勤的需求,又能在长途旅行时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可以说是兼顾了实用性和经济性。
小米造车,从一开始的质疑声不断,到如今的稳步推进,背后离不开小米对技术的执着和对市场的精准把握。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小米汽车的表现,已经让人看到了希望。
造车这条路,小米走得并不轻松,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