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点意思,卷到最后大家发现,纯电家用车那边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硫酸海,是三体人来了都得先递根烟再问路的地狱绘图。但另一边,一个大家平时不太关心的赛道,突然有人开始不讲武德,直接掀桌子了。江铃全顺,一个搞轻客的,上来就说至高综合优惠三万。
三万块,朋友们。对于一个本身就是纯粹生产力工具的物种来说,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把锤子,老板不仅给你打了七折,还送了你一套金钟罩铁布衫,告诉你以后砸钉子手疼算他输。你第一反应不是占了便宜,而是老板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这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能把一个浓眉大眼的工具车品牌,逼到开始玩儿命。
讲真,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能用商业竞争来形容了。这就是黑暗森林,是零和博弈,是你死我活。没有什么体面离场,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一换一。所以江铃这个操作,你不能单纯理解为“促销”。这不是促销,这是自爆。是抱着煤气罐冲进了KTV,高喊着谁也别想唱下一首。
它的核心逻辑非常简单粗暴:在工具车这个领域,用户最关心的是什么?是情怀吗?是智能座舱吗?是零百加速吗?都不是。是TMD成本,是每一公里烧掉的钱,是这玩意儿能不能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吃得少,干得多,还不会天天闹情绪。所以江铃这次整活,就是精准打击,把所有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扔掉,直接用“钱”这个最原始、最野蛮、也最有效的武器,对着所有同行的脸上来了一记闪电五连鞭。
他们端出来的核心武器,叫“黄金动力组合”。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玄学,充满了上个世纪的营销味道。但你拆开看,福特的发动机,配采埃孚的变速箱。这事儿就有点道诡异仙的意思了。
福特的发动机,尤其是那个2.0T的EcoBoost,这玩意儿是拿过“沃德十佳”的。你别管沃德十佳现在水不水,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发动机界的奥斯卡。这就相当于一个演员,不管现在怎么演烂片,但他家里是摆着小金人的,是有底气的。动力参数162kW,350牛米,这些冰冷的数字没啥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你拉一车人去爬坡,它不会给你搞什么行为艺术,不会在半坡给你表演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停顿。它就是能上,硬上,不讲道理地往上拱。但能过,就是能过。
柴油版那个更狠,福特PUMA,全球装机量千万台。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开着它去任何一个犄里旮旯的修理厂,师傅大概率都能闭着眼睛给你修。这就叫群众基础。430牛米的峰值扭矩,1000转就能爆发260牛米。这话更难懂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给你翻译一下:就是你等红灯,后面BBA按喇叭催你,绿灯一亮,你一脚油下去,你车上拉着的一吨瓷砖,会和你一起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而后视镜里的BBA,会变成一个小点。就问你怕不怕?
这还没完,真正把这件事从物理攻击升级到魔法攻击的,是那个采埃孚的变速箱。
9AT和8AT。讲道理,在一个轻客上用采埃孚的8AT、9AT,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甚至有点浪费的事情。这就好比你给送外卖的电动车,装了一套F1的动能回收系统。技术上是降维打击,但成本上是血亏。可江铃就这么干了。为什么?因为它很清楚,这帮买工具车的用户,嘴上说要皮实耐用,身体比谁都诚实。他们每天在车上的时间比在床上的时间都长,堵在路上的时候,变速箱每一次顿挫,都像是在抽他们自己的脸。
采埃孚这套东西,核心优势就两个字:平顺。用密集的齿比把发动机的每一次咆哮都梳理得服服帖帖,动力传递效率高达98%。98%!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了。这意味着发动机的每一滴汗水,几乎都毫无保留地变成了车轮的滚动。这不光是为了让你开车舒服,这本质上是在帮你省钱。
所以你看,逻辑闭环了。发动机猛,是为了让你拉货不累。变速箱顺,是为了让你开车不累,顺便省油。最终目的,就是让你这个创富工具,变成一个压缩毛巾,成本无限压缩,效率无限放大。百公里油耗7.4L,一公里五毛多。一年跑三万公里,能省下近万块。
近万块,对于买这个车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孩子一年的补习班费用,是全家人一次旅游的预算,是过年回家时给父母的一个大红包。这才是他们真正在乎的。你跟他聊什么智能大屏,什么语音助手,他只会觉得你这人脑子有问题。你跟他聊一年能省一万块,他能立马跟你称兄道弟。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把一台拉货的工具车,聊得跟什么修仙法宝一样,是不是有点颠了。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对于那些个体户、小老板、物流从业者来说,这台车就是他们的法宝,是他们在凡间渡劫的唯一依靠。
以前的市场逻辑是,我给你一个还不错的工具,你付钱,我们两清。现在的市场逻辑是,掀桌子。江铃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基本上就是不给同行活路了。你想想,别的品牌怎么接招?你技术没我好,你品牌没我硬,现在我价格还比你低,甚至核心部件给你终身质保。这就等于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所有人今天这家店我请客,旁边那几家不仅菜难吃,还要收服务费。
这就叫发疯。但这种发疯,是用户最喜欢的。
因为我真的开过一些所谓的“回本神器”,它们的逻辑很简单,就是牺牲你这个“人”的一切感受,去换取最大的装载效率。开起来像拖拉机,坐起来像小板凳,隔音约等于没有。你在驾驶舱里唯一的娱乐,可能就是数一下发动机又多了几种新的杂音。
但现在不一样了,江铃这种玩法,等于是在告诉你,工具,也可以是体面的。拉货,也可以是舒服的。省钱,不一定非要以牺牲尊严为代价。它甚至给你配了L2.5级的智能驾驶辅助。这是什么行为?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我一个开着面包车送货的师傅,居然也能在高速上解放双脚,思考一下人生,琢磨一下今天晚饭是吃隆江猪脚饭还是沙县大盘鸡。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优惠三万块,只是一个表象,一个引子。它背后真正的杀招,是认知上的重塑。它在试图告诉市场:工具车的标准,从今天开始,由我来重新定义。要么你们跟我一起卷,要么你们就等着被用户抛弃。
这套逻辑,和当年小米冲进手机市场,和后来新能源车冲进燃油车市场,内核是一模一样的。就是用一个你根本无法拒绝的、充满了暴力美学的价格,撕开一个看似坚固的市场,然后用越级的产品力,把里面的用户全部洗一遍。如果说之前别家品牌是把蛋糕上的奶油刮走了,那江铃现在就是连烤箱都想一起端走。
这是一种阳谋。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甚至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阳谋。但它就是有效。因为对于真正的用户来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品牌故事和技术名词,远没有每个月实打实省下来的油钱来得性感。省下来的钱,可以变成更多的猪脚饭。因为这才是生活的本质。卷死他们!必须的!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