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
主角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大众汽车,具体来说是它旗下的一款挺大的MPV,叫威然。
这车最近的动静可不小,听说价格一下子就降了十一万还多,原来怎么也得小三十万才能落地的车,现在有些地方十七八万就能提裸车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有点懵,大众这么一个浓眉大眼的品牌,怎么也开始玩这种“跳楼大甩卖”了?
这背后到底是图啥呢?
是真心实意给咱老百姓送福利,还是说这里面有啥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咱们先平心静气地看看这台车本身。
得承认,如果单把这台大众威然和它现在这个价格放在一起看,那确实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你想想看,这是一台车身长度超过五米三,轴距快到三米二的大家伙,这个尺寸在路上绝对是很有气场的。
车里面是实打实的七个座位,不是那种缩水的第三排,坐七个成年人出门旅行,空间上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大众在配置上也没小气,座椅加热、通风甚至按摩功能都给你安排上了,高配车型上那个哈曼卡顿的音响,带着十二个喇叭,关上车门听首歌,那感觉确实不一样。
动力方面,用的是大众当家的EA888型号2.0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口碑一直不错,技术成熟,连发动机的缸体都是用的更轻、散热更好的铝合金材料,匹配的也是传动效率很高的七速双离合变速箱。
最关键的是底盘,前面是常见的麦弗逊悬架,但后面用的是成本更高、结构更复杂的四连杆独立悬架,这种悬架对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把这些硬件条件一条条罗列出来,再看看它十七八万的售价,可以说在合资品牌的MPV里,你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能给到这种配置的了。
从这个角度看,大众这次确实是拿出了压箱底的诚意。
但是,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车是好车,价格也确实给力,可市场的反应却像是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公布的数据,今年六月份,大众威然一个月就卖了八百多台。
八百多台是什么概念呢?
跟它一直对标的别克GL8,同一个月卖了将近一万台,而丰田家的赛那和格瑞维亚这两款姊妹车型加起来,销量也轻松过万。
这个差距,已经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能解释的了,这说明市场的大方向可能真的变了。
威然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就出在它的身份上——它是一台纯粹的燃油车。
在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时代,纯烧油,似乎成了一种“原罪”。
咱们来算一笔最实际的账,就是用车成本。
这笔账,但凡是需要自己掏钱加油的家庭,都会算得明明白白。
大众威然的官方百公里油耗标的是八升左右,但买过车的朋友都知道,实际在城市里开,特别是遇到早晚高峰堵车,油耗上到十升甚至更高都是常事。
我们再看看它的竞争对手,别克GL8现在卖得最火的是插电混动版,这种车可以充电用纯电模式跑,没电了就用油,综合下来非常省,馈电状态下的油耗也就五六升。
丰田赛那和格瑞维亚呢,全系都是油电混动,压根不用充电,但油耗也能稳稳地控制在六升以内。
这么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同样是跑一百公里,威然可能要比对手多烧掉四到五升汽油。
现在油价可不便宜,就按一升八块钱算,一百公里就多花三四十块钱。
如果一年开两万公里,光是油钱这一项,就要多花出去将近一万块。
一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能办不少事了,可以给家里添个大件电器,也能带着孩子出去玩一趟了。
更何况,新能源车还能上绿牌,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一张绿牌能解决多少麻烦事,这是燃油车花钱也买不来的巨大优势,比如不用参与摇号,也不受工作日限行的影响。
除了经济账,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这台车的设计理念,好像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了。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不光是看发动机、变速箱这些硬件了,他们对车里的那块屏幕,对所谓的“智能化”体验,看得非常重。
大众威然的车机系统,说实话,确实有些落伍了。
屏幕不大,反应也算不上快,功能更是简单,跟现在我们国产新势力品牌那些动不动就像电影院大屏幕、能陪你聊天还能帮你订餐的智能车机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别说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了,就连现在很多十万块国产车都标配的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在威然上都不是全系都有。
现在的汽车消费主力,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他们希望汽车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是一个“长了轮子的手机”。
他们希望车里有大冰箱,可以冰镇饮料;有大彩电,能让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有舒服的航空座椅,能在长途旅行时好好休息。
而这些,恰恰是理想、腾势、小鹏这些国产品牌最擅长的。
它们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全新的玩法,彻底改变了大家对家用MPV的认知。
相比之下,大众威然就像一个虽然做工精良、用料扎实,但思想有点保守的老派工匠,它造的车很可靠,但不够有趣,也无法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科技感和新鲜感的需求。
所以,我们回过头再看这次威然的大降价,就能理解得更透彻了。
这更像是一场无奈的自救,是一次为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的被动行为。
4S店的销售人员也说得很实在,要是不降价,这车根本就没人来看。
可即便是降了价,很多消费者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转一圈,了解完情况后,还是转身走进了旁边的新能源汽车展厅。
据说,现在很多经销商的订单里,新能源车的比例已经占到了八成以上,燃油车的份额被挤压得非常小。
这说明什么?
说明时代真的变了,消费者的选择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大众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说威然的插电混动版本已经在开发了,但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和大家见面。
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太快了,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等到明年大众的新产品出来,我们的国产品牌可能又已经进化到下一个阶段了。
这次降价,也许能短暂地吸引一些对价格敏感、又钟情于德系品质的消费者,但想靠这个就扭转整个局面,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这不仅仅是大众威然一款车的困境,更是所有传统燃油车企在这个新时代面前,都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全部评论 (0)